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显控界面色彩组合与振动特征认知可靠性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0 23:32

  本文关键词:显控界面色彩组合与振动特征认知可靠性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显控界面 界面信息 可靠性 色彩组合 振动


【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数字化工业系统及设备智能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设备(硬件与软件)可靠性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人本身的特点,与先进的机器设备相比具有极大易变性、极低的抗干扰性、极度的复杂性,人因可靠性成为系统可靠运行的“短板”。因此如何使复杂系统的显示-控制设计适应操作者视觉认知能力,从而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成为非常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深入分析,主要研究显控界面的认知可靠性问题。影响显控界面的认知可靠性中的客体因素主要分为两类:(1)自身因素(2)外界因素。本文对这两类影响因素分别选取了一种典型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自身因素”中选取界面不同色彩组合这个影响因子,“外界因素”中选取振动特征这个影响因子。 本文考察显控界面不同的色彩组合与振动特征对界面信息识别可靠性的影响,旨在建立界面不同色彩组合和振动特征与认知可靠性的函数曲线特定关系,从而为优化各类界面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采用认知仿真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E-prime2.0和Microsoft Visual Basic6.0编制实验程序,呈现刺激,获取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实验数据经过EXCEL整理后再通过SPSS进行处理,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本研究成果可为各类显控界面的前景/背景色选配设计以及振动工况下的VDT识别效率、可靠性、舒适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文章最后对本次研究做了总结,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显控界面 界面信息 可靠性 色彩组合 振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文献综述12-15
  • 1.2.1 人因可靠性研究分析12-14
  • 1.2.2 引入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必要性14-15
  • 1.3 研究方法及目的15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目的15
  • 1.4 本文框架15-16
  • 1.5 文章创新点16-17
  • 第2章 实验设计理论分析17-23
  • 2.1 界面色彩组合实验相关理论17-18
  • 2.2 界面振动特征实验相关理论18-19
  • 2.3 实验设计方法理论19-23
  • 2.3.1 实验设计依据19-21
  • 2.3.2 识别反应时与识别效率、识别可靠性之间的关系21
  • 2.3.3 反应时数据奇异值处理方法21-23
  • 第3章 界面色彩组合对认知可靠性影响的实验研究23-31
  • 3.1 实验目的23
  • 3.2 实验方法23-25
  • 3.2.1 实验设计23-24
  • 3.2.2 实验靶子24-25
  • 3.3 实验过程25-26
  • 3.3.1 被试25
  • 3.3.2 设备与实验环境25
  • 3.3.3 实验步骤25-26
  • 3.4 实验数据处理26-30
  • 3.4.1 不同色彩组合的识别可靠性分析26-30
  • 3.4.2 差异显著性分析30
  • 3.5 研究结论30-31
  • 第4章 界面振动特征对认知可靠性影响的实验研究31-43
  • 4.1 实验目的31
  • 4.2 实验方法31-33
  • 4.2.1 实验设计31-32
  • 4.2.2 实验靶子32-33
  • 4.3 实验过程33-34
  • 4.3.1 被试33
  • 4.3.2 设备与实验环境33
  • 4.3.3 实验步骤33-34
  • 4.4 实验数据处理34-42
  • 4.4.1 振动频率对识别可靠性的影响34-35
  • 4.4.2 振幅对识别可靠性的影响35-36
  • 4.4.3 振动方向对识别可靠性的影响36-37
  • 4.4.4 识别对象特征(开口方向)对识别可靠性的影响37-39
  • 4.4.5 方差分析39-42
  • 4.5 研究结论42-43
  • 结论与研究展望43-45
  • 1 研究成果与研究结论43-44
  • 2 研究展望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正富;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的演替规律及其调控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02期

2 杨亚峰;加强企业大修理全面质量管理[J];有色设备;2003年03期

3 沈祖安,赵愚;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界面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9期

4 ;界面政府[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09期

5 吴涛,海峰,李必强;界面和管理界面分析[J];管理科学;2003年01期

6 官建成,张华胜;界面管理水平评价的灰色聚类方法与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陈月华;盛岐;龙艺;;电视广告的身体界面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E+H推出具有界面测量功能的导波雷达Levelflex[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9年02期

9 ;E+H推出具有界面测量功能的导波雷达Levelflex[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9年02期

10 赵燕飞;;论工业设计与经济发展[J];科技广场;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江涛;;HfO_2/SiO_2膜基体系中界面吸收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董红斌;梁意文;郑振楣;石树刚;;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开发界面[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张建华;张勤俭;张勤河;秦勇;毕进子;朱学诚;;沉积偏压对电弧离子镀TiN涂层质量的影响[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高鹏;刘鸣华;;以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上构筑螺旋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陈圆;郭荣;;L-Tryptophan在SDS/n-C_5H_(11)OH/H_2O体系微乳液界面上的分配转移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金永中;吴卫;;热分解-还原法在制备金属包覆粉中的应用[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7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赵立峰;刘连池;孙淮;;金属氧化物力场及其在界面过程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孙树林;张明耀;张会轩;;PA6/ABS共混体系脆韧转变与断裂行为[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应淑妮;林群芳;李殷;周晓东;;PS-b-(PCEA-co-PHEA)-b-PMPS嵌段共聚物偶联剂的制备及其界面改性作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何人可;“云”中设计更强调交互界面[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唐刚;新版三星Bada界面曝光 自主平台亟待应用支持[N];通信信息报;2011年

3 黎娜;LG手机抢“鲜”直击3D界面[N];国际商报;2009年

4 欧飒;假想界面:欲借手势凭空使电脑[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浙江 胡鸿标;太阳能热水器的贮量数显控制[N];电子报;2003年

6 林海;Futuremark发起手机3D界面引擎革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献;Immersion触控界面的革命[N];计算机世界;2008年

8 深圳 逸飞;LCD37K73M61R机无法进入USB界面检修三例[N];电子报;2009年

9 谢伟;新一代数字温度显控仪在双富公司研制成功[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10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洛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9级博士研究生 杨秀;世博之光:从技术到艺术[N];消费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综放工作面煤矸界面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清林;瞬态表面光伏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其在功能材料光生电荷性质研究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3 胡仕成;连续铸轧流变界面热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特性分析与加劲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荷载分布宽度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雪彤;锆/氧化锆高温高压化学传感器电极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胡兰青;金属纳米晶化及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曾涛;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王保平;放顶煤过程中煤矸界面自动识别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冯仰德;单侧接触埋置结构与波的动力相互作用[D];北方交通大学;2001年

10 张福俊;固态阴极射线发光亮度的提高及界面结构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鹏;显控界面色彩组合与振动特征认知可靠性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杜永胜;全钙钛矿结构磁性隧道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晓峰;H62黄铜/碳钢双金属管内压扩散复合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4 赖曦凌;线型情感空间[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余金梅;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项凌云;船舶导航雷达显示与控制终端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单学智;HA/PDLLA的体内降解及成骨过程的生物学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梁艳红;网络女性频道:社会性别视角的解读[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进;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主控软件UI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刘芳;城市景观中绿化因素主动应用初探[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2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762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0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