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战略管理论文 >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18:00

  本文关键词: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价值网络 企业战略 网络价值型企业 产业链整合


【摘要】:本文将全球价值网络理论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中,目的是想建立起一种比较系统的、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目标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提供可行而有效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及战略的实施路径,使企业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网络价值型企业。希望不仅对现代企业在全球价值网络的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分析中,本文在企业经济理论、价值网络理论、企业战略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价值网络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网络价值型企业模式。对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的实现途径——企业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提升价值网络控制力与构建竞合文化支撑体系是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实证分析中,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搜集相关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个性中总结归纳出共性,以印证本文的理论观点。 论文由以下八章内容组成: 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理论存在不足,认为在全球化的网络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如何采取正确的企业战略,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第二章:价值网络及其相关理论。首先从理论上综述了价值网络的概念及其特征,指出了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理论演进的路径。其次,论述了价值网络中的价值创造与分配。价值网络中的价值创造,可以用网络参与者的租金来表示,其来源由可占用的共有租金、内部准租金、溢入租金、溢出租金四个方面构成。而网络参与者获得可占用的共有租金份额的多少,则是由关键资源因素、产业和竞争等网络外部因素、内在的学习能力因素等决定。最后,通过梳理价值网络理论对传统战略理论的贡献后,发现价值网络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呈现新的变化。 第三章: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的战略困境。首先从全球价值网络的概念及其特征入手,指出价值创造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点。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包括顾客价值、核心能力、相互合作关系、价值网络的整合。与此同时,强调企业价值分配是由价值创造贡献决定的。其次,阐述了与传统环境不同的全球价值网络环境,指出当代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生存环境面临极大挑战。最后,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面对困难和挑战,要突破产业链低端锁定,就要实行战略变革,改变现有的生存方式,加强合作,最终使企业成为网络价值型企业。 第四章: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构建。本章创新性地提出了全球价值网络下的企业战略模式——网络价值型企业,网络价值型企业模式主要表现在对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支撑三大方面。在战略制定方面,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价值增长、顾客中心、突破边界为根本出发点。在战略执行方面,一是要搞好内部整合,二是要搞好外部整合。通过内外整合,实现区域领先和行业领头。要由市省领先到全国领先,进而全球领先;重点培养自己的品牌,逐步形成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进而成为龙头企业。在战略支撑方面,一是要有强大的网络控制能力;二是要有浓厚的竞合文化氛围。同时,论述了网络价值型企业具有的特征及其核心能力所包括的内容。 第五章: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执行。这主要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的执行,不仅要使该企业自身优化整合,还要在产业层面优化整合。首先,进行了产业链整合的分析,指出产业链整合是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执行的必由途径。接着从内外整合两方面进行探讨,即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利益整合、业务整合、组织整合、资产整合;在企业外部进行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包括正确选择合作伙伴、形成群体合作、融合各种资本、沟通社会公众等。 第六章: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支撑。本章主要从提升价值网络控制力和构建竞合文化及其体系两大方面论述其保障措施。提升价值网络控制力方面,首先要建立与完善价值网络的治理机制。一是改进动力机制,构建互惠的组织价值创造体系;二是建立学习机制,促进伙伴间信息与知识的共享;三是优化匹配机制,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四是提升信任机制,强化关系资产的专用性。其次要强化产业控制力。一是构建基于价值网络的企业竞争力;二是围绕价值贡献能力来打造价值网络;三是通过内外整合提升战略协同能力。最后要实现合作各方利益平衡。构建竞合文化及其体系方面,在阐述建立竞合文化的必然性和构建竞合文化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竞合文化体系的步骤、模式及措施。 第七章:全球价值网络下章源钨业公司的战略构建与实践。在分析其竞争环境和竞争地位基础上,从战略目标、定位、网络结构及其网络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其战略模式在实践中的构建与运行。着重从围绕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整合,以及搞好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外部整合进行了分析,并从公司所取得的战略绩效印证了其实践网络价值型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模式:网络价值型企业。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已由单个企业变为与企业相关的整个网络系统;企业战略管理的性质从原来的静态、单向战略转向动态、互动战略;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从原来注重内部现有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匹配趋向注重内部核心能力和外部资源能力的整合;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理念由传统的敌对竞争理念转变为共赢的合作竞争理念。企业在新的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和网络经济与全球化背景下,原来那种依靠规模和低成本优势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了,中国企业要突破产业链低端锁定,就要设法占领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制高点,使企业成为网络价值型企业。其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能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沿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以获取企业的最大竞争优势,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的财富(价值)。“网络价值型企业”,就是能够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通过建设高效的战略网络,利用自身的独特能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沿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创造最大价值的网络主导企业。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的发展最主要由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决定:一是能否准确把握并适应全球化的环境发展趋势;二是内在驱动力是否强大;三是企业的价值网络整合与协调能力如何。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主要表现在对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战略支撑三大方面。网络价值型企业具有链网优势的网络主导者、领袖风范的行业领导者、不断创新的区域领先者、治理科学的机制决策者、持续成长的市场开拓者、匹配环境的知识学习者等方面的特征。其核心能力包括网络整合力、企业技术力、企业文化力、企业市场力、计划控制力、战略洞察力。 (2)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的战略核心是价值创造。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而所谓价值创造是指投入产出过程中使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而实现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顾客是价值创造的出发点和归属点。网络价值型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能使公司价值创造的视野从公司内部扩大到价值网络成员之间,通过价值网络的有机整合,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这首先体现在合作具有1+12的协同效应,同时避免或减少了重复投资的浪费;其次体现在合作能够创造价值增值机会,即通过合作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这种比合作前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而带来价值增值;最后还体现在合作使生产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因为合作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并且使企业能够把有限资源集中于企业最擅长的核心业务上。网络租金实质上就是企业价值增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租金的增值效应主要源于网络资源的互补效应、知识学习与创新的外部效应、外部规模效应和市场控制势力放大效应。网络参与者的租金来源由可占用的共有租金、内部准租金、溢入租金、溢出租金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可占用的共有租金获得份额的多少,是由关键资源因素、产业和竞争等网络外部因素、内在的学习能力因素等决定的。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更加强调顾客价值、核心能力、相互合作关系、价值网络的整合。 (3)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执行的关键在于内外资源的有机整合。要实现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成为网络价值型企业,必须从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两大方面入手。内部整合包括利益整合、资产整合、业务整合、组织整合等内容;外部整合包括选择合作伙伴、形成网络群体、融合各种资本、沟通社会公众等内容。其中,选择合作伙伴十分关键,必须坚持适应、互补、兼容、信任、双赢五大原则。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互动的有机整合过程,通过内外有机整合,使企业在全球价值网络下产业链分工更加突出自己的优势,能够占领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制高点,进而主导产业链价值创造与分配。 (4)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支撑是价值网络控制力和竞合文化。要使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的战略得以切实执行,并取得好的战略效果,最为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价值网络的控制力和构建起企业竞合文化体系。通过建立与完善价值网络的治理机制、强化产业控制力、平衡合作各方利益来增强企业的网络控制力。竞合文化就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并更加注重主动寻求合作,以合作求生存、以合作谋发展的企业文化。其本质是顾客价值至上理念、互利共赢思想与团队精神的融合,是以团队精神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以互利共赢思想谋求共存共赢共发展。即:竞合文化=顾客价值至上理念+互利共赢思想+团队精神。竞合文化体系除应具备一般企业文化的基本体系外,如价值层、制度层和行为层等,还必须根据价值网络和信息时代的特点,重点构建以下几种文化:一是融合文化;二是学习文化;三是愿景文化;四是制度文化。 (5)案例分析表明: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获取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价值创造,实现产业升级。章源钨业公司构建了一个融合培训、研发、采掘、生产加工、销售、投资、顾问为一体的良性互动的价值网络,完成了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业务框架的系统构造。其定位从一家以钨的初级化工冶炼企业转变为一家依靠科技投入自主创新为主、“政产学研”相结合、涵盖钨行业各个环节链条的综合性钨业企业。它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的价值实现来建立公司的市场运作。其拥有较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及网络关系管理能力,使决策者在产业发展中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较早地认识到高档高附加值产品在竞争中战略地位。通过合资、合作、交流等方式,先后与一批跨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国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特别是在经营中坚定地加大科技投入,掌握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技术,向钨产业链高附加值的后端产品进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1)选择了全球价值网络下研究企业战略的新视角。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变。网络信息爆炸、数据库资源的共享,预示了未来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运用价值网络理论,把企业置于全球价值网络背景下研究其战略,指出价值创造为其战略核心。 (2)构建了全球价值网络下的企业战略模式。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起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企业战略模式,即:使企业成为“网络价值型企业”,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提出了实现“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战略实施途径。在网络经济背景下,竞争已经发展为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网络主导企业如何通过内外部整合,培育竞合文化,增强网络控制力,提高合作网络的整体竞争力,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价值网络 企业战略 网络价值型企业 产业链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2
【目录】:
  • 摘要11-16
  • Abstract16-24
  • 1. 导论24-46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24-27
  • 1.1.1 选题背景24-26
  • 1.1.2 研究意义26-27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27-41
  • 1.2.1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综述27-32
  • 1.2.2 价值网络理论综述32-40
  • 1.2.3 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40-41
  •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41-44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框架41-43
  • 1.3.2 研究内容43-44
  • 1.4 研究方法44-45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45-46
  • 1.5.1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45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45-46
  • 2. 价值网络及其相关理论46-60
  • 2.1 价值网络及其模型46-47
  • 2.2 价值链到价值网络的理论演进47-52
  • 2.2.1 价值链到价值网络47-51
  • 2.2.2 价值网络理论的发展趋势51-52
  • 2.3 价值网络中的价值创造与分配52-58
  • 2.3.1 价值网络中的价值创造52-55
  • 2.3.2 价值网络成员的价值分配55-58
  • 2.4 价值网络理论对战略理论的贡献58-59
  • 2.5 小结59-60
  • 3.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的战略困境60-75
  • 3.1 全球价值网络的概念与特征60-64
  • 3.1.1 全球价值网络的形成环境特点60-63
  • 3.1.2 全球价值网络的概念及其特征63-64
  • 3.2 全球价值网络下价值创造与分配64-68
  • 3.2.1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价值创造64-67
  • 3.2.2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价值分配67-68
  • 3.3 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困境68-73
  • 3.3.1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68-69
  • 3.3.2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69-73
  • 3.4 小结73-75
  • 4.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构建75-87
  • 4.1 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战略构建75-80
  • 4.1.1 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75-77
  • 4.1.2 全球价值网络下中国企业战略构建逻辑77-80
  • 4.2 网络价值型企业及其特征80-84
  • 4.2.1 网络价值型企业的定义80
  • 4.2.2 网络价值型企业的特征80-84
  • 4.3 网络价值型企业的核心能力84-85
  • 4.4 小结85-87
  • 5.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执行87-110
  • 5.1 产业链整合是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执行的必由途径87-92
  • 5.1.1 产业链整合必然性的理论分析87-91
  • 5.1.2 产业链整合必然性的实践分析91-92
  • 5.2 内部整合92-101
  • 5.2.1 利益整合93-94
  • 5.2.2 资产整合94-95
  • 5.2.3 业务整合95-97
  • 5.2.4 组织整合97-101
  • 5.3 外部整合101-109
  • 5.3.1 选择合作伙伴101-104
  • 5.3.2 形成群体合作104-107
  • 5.3.3 融合各种资本107-108
  • 5.3.4 沟通社会公众108-109
  • 5.4 小结109-110
  • 6. 全球价值网络下企业战略支撑110-127
  • 6.1 提升价值网络控制力110-115
  • 6.1.1 建立与完善价值网络的治理机制110-112
  • 6.1.2 强化产业控制力112-114
  • 6.1.3 实现合作各方利益平衡114-115
  • 6.2 构建竞合文化及其体系115-126
  • 6.2.1 建立竞合文化的必然性115-117
  • 6.2.2 构建竞合文化的基本原则117-119
  • 6.2.3 竞合文化体系的构建119-126
  • 6.3 小结126-127
  • 7. 全球价值网络下章源钨业公司的战略构建与实践127-158
  • 7.1 章源钨业公司简介127-131
  • 7.2 章源钨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131-133
  • 7.2.1 钨的特点及其重要地位131
  • 7.2.2 国内外环境的困扰与挑战131-132
  • 7.2.3 新形势下章源钨业公司的战略选择132-133
  • 7.3 全球价值网络下章源钨业公司战略构建133-135
  • 7.4 内部整合135-141
  • 7.4.1 利益整合135-138
  • 7.4.2 资产整合138
  • 7.4.3 业务整合138-139
  • 7.4.4 组织整合139-141
  • 7.5 外部整合141-147
  • 7.5.1 战略网络的定位142-145
  • 7.5.2 全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145
  • 7.5.3 融合各种资本145-146
  • 7.5.4 沟通社会公众146-147
  • 7.6 章源钨业公司的竞合文化与价值网络控制力147-149
  • 7.7 章源钨业公司的战略绩效149-156
  • 7.8 小结156-158
  • 8. 结论与展望158-161
  • 8.1 主要结论158-160
  • 8.2 研究展望160-161
  • 参考文献161-173
  • 致谢173-1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芮明杰;李想;;差异化、成本领先和价值创新——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经济学解释[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3 范黎波;企业间网络关系对战略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4 彭星闾,龙怒;关系资本——构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J];财贸研究;2004年05期

5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以浙江平湖光机电产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 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1年09期

8 芮明杰;刘明宇;;模块化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分工与创新[J];当代财经;2006年04期

9 魏旭;张艳;;知识分工、社会资本与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10 盖翊中,隋广军;基于契约理论的产业网络形成模型:综合成本的观点[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825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anlueguanli/825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4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