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分析与治理研究 ——基于丰城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8-25 07:38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地突出基层导向,激励干事创业,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引导政府树立服务职能,以打造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为目标,时刻警醒腐败行为的滋生,在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公务员作为政府权力的操作主体,直接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社会各项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提升政府效率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其在行政事务的处理过程中以积极或消极的面目扮演自己的行政角色或表现为“勤政作为”或表现为“懒政怠政”,这不仅降低了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社会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本文主要以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工作中突出存在的懒政怠政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研究,且借助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有效方法,选取丰城市作为样本地区,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这一地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表现及突出问题的问题,并就这一问题主动而广泛的倾向群众的反馈,由此对丰城市基层公务员的懒政怠政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治理对策。论文首先对于丰城市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进行分析,再次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基层公务员公务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分析...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层公务员的界定及范围
2.1.2 基层公务员的特征
2.1.3 “懒政怠政”的概念及特征
2.1.4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的危害
2.2 理论基础
2.2.1 行政伦理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政府形象理论
第3章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分析——基于丰城市的调查
3.1 丰城市基本状况
3.2 丰城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的实证调查
3.2.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3.2.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的现象分析
第4章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产生主客观原因分析
4.1 主观因素
4.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4.1.2 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淡薄
4.1.3 权力观、利益观扭曲
4.2 客观因素
4.2.1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4.2.2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4.2.3 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4.2.4 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
第5章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治理路径
5.1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5.2 提高收入,拓宽发展空间
5.3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5.4 完善法律体系,依法行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公务员思想现状调查研究[J]. 李明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2]浅谈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发展[J]. 梁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23)
[3]新形势下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困境与破解对策[J]. 吴纪树. 劳动保障世界. 2016(30)
[4]我国当前懒政怠政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J]. 姚梅.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09)
[5]科学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J]. 柴茂昌.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09)
[6]基于综合激励理论的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分析[J]. 沈雪梅,杨剑. 延边党校学报. 2016(04)
[7]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研究[J]. 陶源. 中国培训. 2016(14)
[8]“蜗牛奖”:向懒政怠政“亮剑”[J]. 尤展,高玲,孙秋香. 群众. 2016(08)
[9]庸官懒政的博弈分析[J]. 杨雨莲,张国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基层领导干部“滥政”与“懒政”之死循环怪圈及破解思路探究[J]. 文丰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博士论文
[1]道德激励研究[D]. 张海国.武汉大学 2014
[2]行政激励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范式[D]. 朱颖慧.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申喜莲.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服务行政视野下的激励型监管法制化研究[D]. 李沫.中南大学 2010
[5]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 王诗宗.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城管形象重塑[D]. 杨拥.宁波大学 2017
[2]“庸官懒政”治理背景下的行政问责研究[D]. 徐伟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3]我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蔡阳平.西北大学 2017
[4]新形势下提升党员干部勤政为民水平研究[D]. 朱福兵.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7
[5]公务员“懒政怠政”治理对策研究[D]. 宇航.黑龙江大学 2017
[6]寻租空间挤压下“庸政”现象的滋长及其治理研究[D]. 李靓.浙江财经大学 2017
[7]习近平政府形象思想研究[D]. 王辉.浙江财经大学 2017
[8]庸官的生成及治理问题研究[D]. 张嗣珉.天津师范大学 2016
[9]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D]. 张致运.云南大学 2016
[10]基层政府形象的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沈佳.湘潭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61689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层公务员的界定及范围
2.1.2 基层公务员的特征
2.1.3 “懒政怠政”的概念及特征
2.1.4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的危害
2.2 理论基础
2.2.1 行政伦理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政府形象理论
第3章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分析——基于丰城市的调查
3.1 丰城市基本状况
3.2 丰城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的实证调查
3.2.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3.2.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的现象分析
第4章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产生主客观原因分析
4.1 主观因素
4.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4.1.2 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淡薄
4.1.3 权力观、利益观扭曲
4.2 客观因素
4.2.1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4.2.2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4.2.3 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
4.2.4 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
第5章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治理路径
5.1 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
5.2 提高收入,拓宽发展空间
5.3 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5.4 完善法律体系,依法行政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公务员思想现状调查研究[J]. 李明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4)
[2]浅谈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发展[J]. 梁凯.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23)
[3]新形势下基层公务员行政道德困境与破解对策[J]. 吴纪树. 劳动保障世界. 2016(30)
[4]我国当前懒政怠政的成因、危害及对策分析[J]. 姚梅.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09)
[5]科学合理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J]. 柴茂昌.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09)
[6]基于综合激励理论的公务员懒政怠政现象分析[J]. 沈雪梅,杨剑. 延边党校学报. 2016(04)
[7]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研究[J]. 陶源. 中国培训. 2016(14)
[8]“蜗牛奖”:向懒政怠政“亮剑”[J]. 尤展,高玲,孙秋香. 群众. 2016(08)
[9]庸官懒政的博弈分析[J]. 杨雨莲,张国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10]基层领导干部“滥政”与“懒政”之死循环怪圈及破解思路探究[J]. 文丰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博士论文
[1]道德激励研究[D]. 张海国.武汉大学 2014
[2]行政激励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范式[D]. 朱颖慧.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申喜莲.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服务行政视野下的激励型监管法制化研究[D]. 李沫.中南大学 2010
[5]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 王诗宗.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城管形象重塑[D]. 杨拥.宁波大学 2017
[2]“庸官懒政”治理背景下的行政问责研究[D]. 徐伟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3]我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不作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蔡阳平.西北大学 2017
[4]新形势下提升党员干部勤政为民水平研究[D]. 朱福兵.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7
[5]公务员“懒政怠政”治理对策研究[D]. 宇航.黑龙江大学 2017
[6]寻租空间挤压下“庸政”现象的滋长及其治理研究[D]. 李靓.浙江财经大学 2017
[7]习近平政府形象思想研究[D]. 王辉.浙江财经大学 2017
[8]庸官的生成及治理问题研究[D]. 张嗣珉.天津师范大学 2016
[9]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研究[D]. 张致运.云南大学 2016
[10]基层政府形象的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沈佳.湘潭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616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6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