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频发,因此就有必要探讨适合应用于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风险预警方法与预警机制。首先,基于风险预警理论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本文研究了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风险的警情-警源-警兆-警度。警情方面,通过统计100个国内外踩踏事件案例,分析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风险特性;警源方面,利用鱼骨图分析法,梳理了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衰弱期的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风险致灾因素;警兆方面,按照事故树分析法,构建了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大型事故树,从事故树结构度分析结果中确定踩踏事件预警的关键指标,即人群密度;警度方面,通过文献分析确定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预警区间。其次,本文梳理了4种人员计数方法和3种基于人员密度分析的预警方法,并根据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特征及移动规律,比较了方法的适用性。案例部分,利用“地理位置大数据”平台分析了2016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的人群密度状况,并通过仿真软件Building Exodus进行仿真模拟,检验预警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比2014年12月31日与2016年12月31日,上海市在人群高密度状况下采取的不同管理措施,总结出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防范对策;同时分析现有踩踏事件相关应急预案,借鉴社会风险预警机制模式,结合人群密度预警方法,设计了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1234”预警机制。本文分析了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风险特性,确定了其关键预警指标与预警区间,梳理了相关预警方法技术,总结了事件的应对措施与防范对策,设计了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预警机制,提供了防范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发生的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开放型公共场所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踩踏事件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踩踏事件风险预警的相关研究
1.2.4 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风险预警理论
1.3.2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1.4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2 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风险预警分析
2.1 风险预警的警情-警源-警兆-警度的研究框架
2.2 警情分析
2.2.1 事件类型分析
2.2.2 国家类型分析
2.2.3 场地分析
2.2.4 起因分析
2.2.5 综合分析
2.2.6 警情分析小结
2.3 警源分析
2.3.1 鱼骨图分析法
2.3.2 潜伏期警源分析
2.3.3 发展期警源分析
2.3.4 爆发期警源分析
2.3.5 衰弱期警源分析
2.3.6 警源分析小结
2.4 警兆分析
2.4.1 事故树安全评价法
2.4.2 确定顶上事件
2.4.3 确定中间事件和基本原因事件
2.4.4 编制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事故树
2.4.5 事故树最小割集分析
2.4.6 事故树最小径集分析
2.4.7 事故树结构重要度分析
2.4.8 警兆分析小结
2.5 警度分析
2.5.1 公共场所人群状态描述指标
2.5.2 预警指标梳理
2.5.3 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密度分级预警
2.5.4 警度分析小结
2.6 章节小结
3 人群密度分析与风险预警方法
3.1 人员计数方法
3.1.1 经验总结法
3.1.2 现场监控法
3.1.3 票务法
3.1.4 传感器计数法
3.1.5 人员计数方法的局限性
3.2 人群密度分析与风险预警逻辑关系
3.3 基于智能视频监控的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密度预警方法
3.3.1 核心模块分析
3.3.2 流程
3.3.3 优缺点分析
3.4 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密度预警方法
3.4.1 数据源分析
3.4.2 流程
3.4.3 优缺点分析
3.5 基于地理位置数据的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密度预警方法
3.5.1 数据类型分析
3.5.2 流程
3.5.3 优缺点分析
3.6 人员计数方法与人群密度预警方法比较
3.7 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特征及运动规律
3.8 章节小结
4 案例应用与仿真检验
4.1 案例背景
4.2 陈毅广场2016年 12 月31日晚人群密度分析
4.2.1 分析平台简介
4.2.2 基于腾讯位置大数据的上海外滩陈毅广场人群密度分析
4.2.3 上海外滩及陈毅广场人群密度整体分析
4.3 仿真检验
4.3.1 Building Exodus软件简介
4.3.2 仿真方案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3.4 人群密度与实际情况的对比
4.4 章节小结
5 风险防范对策与预警机制
5.1 上海外滩风景区踩踏事件防范方法的改进
5.2 防范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的对策
5.2.1 风险对策
5.2.2 人群对策
5.2.3 场地对策
5.2.4 信息对策
5.2.5 安全对策
5.3“1234”风险预警机制设计
5.3.1 公共场所踩踏事件应急预案梳理
5.3.2 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风险预警机制设计
5.4 章节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风险特性
6.1.2 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风险预警先行指标
6.1.3 开放型公共场所人群密度预警方法
6.1.4 开放型公共场所踩踏事件防范对策及预警机制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的局限性
6.2.2 未来的相关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国内外100个踩踏事件统计
附录B 开放型公共场所事故树最小割集列表
附录C 开放型公共场所事故树最小径集列表
附录D 50个踩踏事故相关预案梳理
附录E 调研邀请函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成;郭婧婷;李强;陈晋;;开放性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和关键点评估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2 刘秋平;胡成;杨玲;;城市开放型景区团体游客人群拥挤问题探究——以北京什刹海风景区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3 梁亚婷;温家洪;杜士强;徐慧;Jianping Yan;;人口的时空分布模拟及其在灾害与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灾害学;2015年04期
4 周晓冰;张永领;;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灾害学;2015年04期
5 黄粟;;“大数据客流分析系统”助景区智能管理[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5年05期
6 段雅楠;;预防踩踏 刻不容缓[J];现代职业安全;2015年09期
7 宋晓明;彭琨;;公共场所群体踩踏事件的防范对策研究[J];公安教育;2015年08期
8 卢文刚;蔡裕岚;;城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应急管理研究——以上海外滩“12.31”特大踩踏事件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5期
9 王佳;黄细嘉;张广海;王新越;;我国沿海地区旅游经济预警评价时空差异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年03期
10 章晋辉;赵群;潘鑫;邹圣强;;拥挤踩踏事故伤研究进展[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肖宝仲;基于信令分析的智慧城市人流监控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沈娜;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人群密度估计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刘洵;公共场所密集人群行为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付健;基于社会心理承载力的香山公园游客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白锐;室外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6 詹燕;城市开放空间中儿童游戏场所规划设计探析[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494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9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