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共同体的治理:功能机制与网络结构
发布时间:2021-08-28 22:14
近年来"共同体"逐渐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取向,建立与治理相对应的共同体理论的解释框架非常必要。共同体在功能上能够有效克服权力和责任的碎片化,缓解集体行动的困境,其功能评价的标准就在于能否有效提高收益和降低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与协作风险。这种功能源于共同体是一种具备超网络结构的网络,在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异质性特征,在结构上实现了多个网络及其功能的耦合。要实现面向共同体的治理升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创新,尤其要从单一网络研究转向多网融合研究,对共同体的测量、边界和实现路径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集体行动发生的机理
共同体能够推动形成高自主性、 高复杂性的集体行动,能够最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因而成为最理想的整合机制。具体来看,整合机制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这些交易成本由集体行动的环境所决定。在共同体机制中,行动主体间彼此高度嵌入、互相渗透,信息获取和交换更为便捷,且信息隐藏变得更为困难,这又进一步推动主体间互相信任与依赖。共同体成员间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一国的经济、环保、流行疾病等均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共同体成员必须保持全方面的合作来维护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就使得成员间对责任划分、收益分配的讨价还价在很多时候失去了意义。由于共同体的协作风险低,成员间互相信任,集体行动所产生的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也是最低的。因此共同体机制能够在保持最大自主性的同时,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实现复杂事项的集体行动,是最高级的整合机制。三、治理共同体的结构特征
网络间耦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关系治理到共同体建设:重建医患信任的协同路径[J]. 吕小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城市生命体中的超网络结构及治理[J]. 锁利铭. 人民论坛. 2020(20)
[3]制度性集体行动、领域差异与府际协作治理[J]. 锁利铭,阚艳秋,李雪.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4)
[4]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J]. 陈秀红.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6)
[5]协同视阈下雄安新区创新共同体治理体系的建构方略[J]. 赵新峰,李水金,王鑫.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6)
[6]当前亟需构建跨区域的应急治理共同体[J]. 吕志奎. 国家治理. 2020(18)
[7]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 郁建兴. 公共管理评论. 2019(03)
[8]共同体理论的语义谱系学研究[J]. 尹广文. 学术界. 2019(08)
[9]城市治理新形态:沟通、参与与共同体[J]. 赵宇峰.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7)
[10]城市群环境共同体:概念、特征及形成逻辑[J]. 王玉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369340
【文章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集体行动发生的机理
共同体能够推动形成高自主性、 高复杂性的集体行动,能够最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因而成为最理想的整合机制。具体来看,整合机制的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这些交易成本由集体行动的环境所决定。在共同体机制中,行动主体间彼此高度嵌入、互相渗透,信息获取和交换更为便捷,且信息隐藏变得更为困难,这又进一步推动主体间互相信任与依赖。共同体成员间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一国的经济、环保、流行疾病等均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共同体成员必须保持全方面的合作来维护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就使得成员间对责任划分、收益分配的讨价还价在很多时候失去了意义。由于共同体的协作风险低,成员间互相信任,集体行动所产生的执行成本和监督成本也是最低的。因此共同体机制能够在保持最大自主性的同时,以最低的交易成本实现复杂事项的集体行动,是最高级的整合机制。三、治理共同体的结构特征
网络间耦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关系治理到共同体建设:重建医患信任的协同路径[J]. 吕小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2]城市生命体中的超网络结构及治理[J]. 锁利铭. 人民论坛. 2020(20)
[3]制度性集体行动、领域差异与府际协作治理[J]. 锁利铭,阚艳秋,李雪.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4)
[4]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J]. 陈秀红.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6)
[5]协同视阈下雄安新区创新共同体治理体系的建构方略[J]. 赵新峰,李水金,王鑫.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6)
[6]当前亟需构建跨区域的应急治理共同体[J]. 吕志奎. 国家治理. 2020(18)
[7]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 郁建兴. 公共管理评论. 2019(03)
[8]共同体理论的语义谱系学研究[J]. 尹广文. 学术界. 2019(08)
[9]城市治理新形态:沟通、参与与共同体[J]. 赵宇峰.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7)
[10]城市群环境共同体:概念、特征及形成逻辑[J]. 王玉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本文编号:3369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6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