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协同治理的行动困境 ——基于“黄浦江漂猪”事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04:5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邻地区间在经济、政务、民生、环保、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跨域事务愈发繁杂,这对地方政府的跨域协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间跨域协同治理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然而,实践经验表明,当面临跨域危机事件,已建成的协同机制并不总能发挥应有作用,地方政府间跨域危机协同治理陷入行动困境。是什么原因削弱了跨域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能力?地方政府官员应如何改进跨域协同治理机制,才可以有效应对愈发严峻的跨域问题?本文选取“黄浦江漂猪”事件为案例,通过python网络爬虫获取事件相关主体网络协作数据,并进而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考察地方政府官员在跨域协同治理网络中的决策倾向与治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浦江漂猪”事件中,地方政府跨域协同治理的成效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事故问责引发的地方政府间利益矛盾,而我国特有的行政权威体制制约了地方政府间自发的利益协调可能,致使地方政府从理性经济人思维出发,使用种种机会主义策略开展囚徒博弈,使得跨域协同治理陷入行动困境。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跨域协同治理的能...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5.1?“黄浦江漂猪”事件中参与主体基于组织利益的策略选择??
第36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跨域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不足,相邻地方政府往往也出于多方考虑,容易和肇事??方政府达成共谋,最终导致信息黑箱的形成。??肇事方?受灾方??hmh??'、?:——....?:..y?\?.?.??'?-.?^.?.y??图5.2?“黄浦江漂猪”事件中参与主体的信息策略选择??Fig.5.2?Information?Strategy?Selection?of?Participating?Subjects?in?the?uHuangpu?River?Drifting??Pigs”?Event??具体在“黄浦江漂猪”事件中,上级政府问责压力导致地方政府选择隐瞒信息,而??己有的跨域协同组织未能阻止信息黑箱的形成。观察“黄浦江漂猪”事件的数据结果,??上海和浙江两方政府在网络中的数据量极不对称,上海职能部门和区县政府的数据量明??显多于浙江,表明在“黄浦江漂猪”事件中,浙江省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很可能采??劝鸵鸟战术”,通过封闭信息,阻碍信息传递的方式,规避问责。在3月11日之前,??有关“黄浦江漂猪”事件的信息整体不足,表明上海方面也未对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与浙江方面达成默契,或是因事件尚未发酵,在无外界媒体与民众问??责压力的前提下,也不主动对事件进行放大曝光,导致信息黑箱产生。直至3月11日,??市民及媒体开始就“黄浦江漂猪”事件进展展开质询,信息黑箱被打破,“鸵鸟战术”??再无以为继,对上海方面而言,其并不需承担“黄浦江漂猪”这一事件产生的责任,本??身即具有公开信息的倾向,当信息黑箱被打破,上海方面惧于问责,失去继续阻碍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调适性互动”: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现实模式与机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文宏,吕映南,林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以交易成本分析为视角[J]. 胡建华,钟刚华. 行政与法. 2019(01)
[3]基于晋升博弈视角的城市群核心城市竞合行为分析[J]. 胡艳,唐磊,夏依林.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3)
[4]主动对接式区域合作:长三角区域治理新模式的复合动力与机制创新[J]. 唐亚林,于迎. 理论探讨. 2018(01)
[5]社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困境剖析和集成建议[J]. 唐钧.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1)
[6]博弈视角下雾霾协同治理困境与对策分析[J]. 罗敏.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4)
[7]基于多案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式研究[J]. 杜洪涛,王君泽,李婕. 情报学报. 2017(10)
[8]网络公共事件政府回应的现状、问题与策略——基于2007-2014年102个案例的实证分析[J]. 许鑫. 情报杂志. 2016(07)
[9]食品安全管制的政府间博弈模型及政策启示[J]. 袁文艺,胡凯.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7)
[10]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 潘峰,西宝,王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博士论文
[1]协同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7
[2]区域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 姬兆亮.上海交通大学 2012
[3]中国环境跨域治理研究[D]. 欧阳帆.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 胡佳.复旦大学 2011
[5]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 田侠.中共中央党校 2009
[6]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 王川兰.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硬法与软法在区域治理中的制度协同模式研究[D]. 冯雪莹.浙江大学 2018
[2]危机管理视阈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 柏花.湖南农业大学 2016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预警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D]. 杨佩.湖南农业大学 2016
[4]跨域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D]. 朱德庆.上海交通大学 2014
[5]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 张昊冰.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 于兴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1937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5.1?“黄浦江漂猪”事件中参与主体基于组织利益的策略选择??
第36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跨域危机事件的相关信息不足,相邻地方政府往往也出于多方考虑,容易和肇事??方政府达成共谋,最终导致信息黑箱的形成。??肇事方?受灾方??hmh??'、?:——....?:..y?\?.?.??'?-.?^.?.y??图5.2?“黄浦江漂猪”事件中参与主体的信息策略选择??Fig.5.2?Information?Strategy?Selection?of?Participating?Subjects?in?the?uHuangpu?River?Drifting??Pigs”?Event??具体在“黄浦江漂猪”事件中,上级政府问责压力导致地方政府选择隐瞒信息,而??己有的跨域协同组织未能阻止信息黑箱的形成。观察“黄浦江漂猪”事件的数据结果,??上海和浙江两方政府在网络中的数据量极不对称,上海职能部门和区县政府的数据量明??显多于浙江,表明在“黄浦江漂猪”事件中,浙江省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很可能采??劝鸵鸟战术”,通过封闭信息,阻碍信息传递的方式,规避问责。在3月11日之前,??有关“黄浦江漂猪”事件的信息整体不足,表明上海方面也未对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披露,??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与浙江方面达成默契,或是因事件尚未发酵,在无外界媒体与民众问??责压力的前提下,也不主动对事件进行放大曝光,导致信息黑箱产生。直至3月11日,??市民及媒体开始就“黄浦江漂猪”事件进展展开质询,信息黑箱被打破,“鸵鸟战术”??再无以为继,对上海方面而言,其并不需承担“黄浦江漂猪”这一事件产生的责任,本??身即具有公开信息的倾向,当信息黑箱被打破,上海方面惧于问责,失去继续阻碍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调适性互动”: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现实模式与机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文宏,吕映南,林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跨区域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以交易成本分析为视角[J]. 胡建华,钟刚华. 行政与法. 2019(01)
[3]基于晋升博弈视角的城市群核心城市竞合行为分析[J]. 胡艳,唐磊,夏依林.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3)
[4]主动对接式区域合作:长三角区域治理新模式的复合动力与机制创新[J]. 唐亚林,于迎. 理论探讨. 2018(01)
[5]社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困境剖析和集成建议[J]. 唐钧.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1)
[6]博弈视角下雾霾协同治理困境与对策分析[J]. 罗敏.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4)
[7]基于多案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模式研究[J]. 杜洪涛,王君泽,李婕. 情报学报. 2017(10)
[8]网络公共事件政府回应的现状、问题与策略——基于2007-2014年102个案例的实证分析[J]. 许鑫. 情报杂志. 2016(07)
[9]食品安全管制的政府间博弈模型及政策启示[J]. 袁文艺,胡凯.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7)
[10]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 潘峰,西宝,王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博士论文
[1]协同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7
[2]区域政府协同治理研究[D]. 姬兆亮.上海交通大学 2012
[3]中国环境跨域治理研究[D]. 欧阳帆.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 胡佳.复旦大学 2011
[5]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 田侠.中共中央党校 2009
[6]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D]. 王川兰.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硬法与软法在区域治理中的制度协同模式研究[D]. 冯雪莹.浙江大学 2018
[2]危机管理视阈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 柏花.湖南农业大学 2016
[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预警能力评价与建设研究[D]. 杨佩.湖南农业大学 2016
[4]跨域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D]. 朱德庆.上海交通大学 2014
[5]公共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 张昊冰.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 于兴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1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3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