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族事务协同治理机制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3-01-29 19:30
十八大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制,但是其有效运行依赖于跨组织间的协同治理。源自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本质上忽视了公共部门的协调与整合问题,导致了治理碎片化现象,无法指导中国的民族工作实践。随着风险社会治理愈发成为城市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以纵向秩序整合机制为主导的协调机制,在治理城市流动性、风险性、跨界性问题时,出现了协同失调现象。参照整体性治理理论,城市政府要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理念指导,以机制创新实现跨层级、跨功能、跨部门的有效整合,以信息与网络技术搭建协同平台,从而实现民族事务的协同治理。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西方“治理”的实践变迁:从碎片化治理到整体性治理
(一)新公共管理改革导致碎片化治理
(二)整体性治理聚焦协同治理
二、整体性治理视野中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实践
(一)碎片化治理:基于政府民族事务治理职能演进的考察
(二)棘手问题:赶超型现代化建设与风险社会治理
(三)协调:以纵向秩序整合机制为主导的协同机制
三、整体性治理:构建城市民族事务协同治理之道
(一)价值层面: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导向的治理理念
(二)机制层面:实现跨层级、跨功能与跨部门的整合
(三)操作层面:以信息与网络技术搭建城市民族事务协同治理的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研究述评[J]. 朱军.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2]民族事务部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基于国家民委联合发文的视角[J]. 郝亚明,赵俊琪.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4)
[3]嵌合型:广义民族工作视域下的民族工作模式思考[J]. 严庆.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3)
[4]基于整体政府的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J]. 包国宪,张蕊.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5)
[5]治理研究:正本清源[J]. 王绍光. 开放时代. 2018(02)
[6]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事务全域化治理创新机制研究[J]. 吴开松,何昕珂.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7]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反恐问题研究[J]. 刘东华,王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8]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为何失效?[J]. 张静. 文化纵横. 2016(05)
[9]构建城市民族工作的“嵌入式治理”模式[J]. 沈桂萍.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1)
[10]现代政府治理新趋势:整体政府跨界协同治理[J]. 孙迎春. 中国发展观察. 2014(09)
本文编号:373281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西方“治理”的实践变迁:从碎片化治理到整体性治理
(一)新公共管理改革导致碎片化治理
(二)整体性治理聚焦协同治理
二、整体性治理视野中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实践
(一)碎片化治理:基于政府民族事务治理职能演进的考察
(二)棘手问题:赶超型现代化建设与风险社会治理
(三)协调:以纵向秩序整合机制为主导的协同机制
三、整体性治理:构建城市民族事务协同治理之道
(一)价值层面: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导向的治理理念
(二)机制层面:实现跨层级、跨功能与跨部门的整合
(三)操作层面:以信息与网络技术搭建城市民族事务协同治理的平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研究述评[J]. 朱军.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2]民族事务部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基于国家民委联合发文的视角[J]. 郝亚明,赵俊琪.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4)
[3]嵌合型:广义民族工作视域下的民族工作模式思考[J]. 严庆. 西北民族研究. 2018(03)
[4]基于整体政府的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J]. 包国宪,张蕊. 中国行政管理. 2018(05)
[5]治理研究:正本清源[J]. 王绍光. 开放时代. 2018(02)
[6]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事务全域化治理创新机制研究[J]. 吴开松,何昕珂.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4)
[7]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反恐问题研究[J]. 刘东华,王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8]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为何失效?[J]. 张静. 文化纵横. 2016(05)
[9]构建城市民族工作的“嵌入式治理”模式[J]. 沈桂萍.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1)
[10]现代政府治理新趋势:整体政府跨界协同治理[J]. 孙迎春. 中国发展观察. 2014(09)
本文编号:3732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3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