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政府协调研究 ————以吴江—秀洲联合治水案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21 10:52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对水、大气这类具有“流动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关注。近年来,跨流域的水污染问题频频出现,经济的政治逻辑之下,政府协调治水的内生障碍不断,造成政府失灵;除此之外,污染事件的频发使得社会对于政府职责体系的转变形成“倒逼”,引发社会失序;加之,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不顾污水乱排乱放导致严重后果。至此,跨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及其间的政府协调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也因此成为了本文的研究焦点。本文以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政府协调为切入点,选取“吴江-秀洲联合治水案”为研究案例,探索其中的问题、影响、原因等。研究认为,造成跨流域水污染困境的根源在于协调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划分不清。通过与国外案例的类比,得出我国现阶段的跨流域水污染的治理要形成以紧密责任制为内核的治理网格体系。且政府协调要具有大格局,在我国现行的以河长制为代表的政府兜底协调的基础架构之上,运用前置思维、调动相关部门、进行主动协调、严格权责落实,并依此构建一套水污染治理的网格体系。通过前期责任的明确、中间过程的追究、后期多面的考评,来完善跨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治理。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
        2.国外文献
    (三)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1.理论基础
        2.核心概念
    (四) 研究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2.研究方法
    (五) 本文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跨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政府协调的现状
    (一) 国家关于水污染治理的一般规定
    (二) 跨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难点
        1.法律规范的缺失
        2.水污染问题的外部性强
        3.河流流域与行政区划不匹配
    (三) 现存的政府协调结构及治理实践
        1.协调结构的一般理解
        2.现存的政府协调结构类型
        3.国内现存的政府协调治理实践
二、吴江-秀洲案中政府协调的内容
    (一) 政府协调前期的评价
    (二) 政府协调的类型
        1.府际协调
        2.事后协调
    (三) 政府协调的举措
    (四) 政府协调的效果
        1.组织管理方面
        2.决策执行方面
        3.参与协同方面
        4.监督评价方面
        5.总体评价
三、吴江-秀洲案中政府协调的困境与成因分析
    (一) 政府协调的内生困境
        1.行政发包制导致治污效率低
        2.政府职责缺位引发社会矛盾
        3.政策连续性存在问题
        4.绩效考核与监督不足
        5.“时间紧”与“任务重”矛盾
    (二) 政府协调的外部困境
        1.法律规范缺失造成权责不明
        2.水污染外部性遗留无穷隐患
        3.河长制推行阻力较大
    (三) 政府协调困境的成因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2.碎片化的治污体制
        3.水污染治理主体单一化
        4.“唯GDP主义”的影响
四、国外水污染政府协调治理典型案例及启示
    (一) 松散协调制的典型案例
    (二) 紧密责任制的典型案例
    (三) 松散协调制与紧密责任制的比较
        1.松散协调制与紧密责任制的联系
        2.松散协调制与紧密责任制的区别
        3.松散协调制与紧密责任制的优、劣比较
    (四) 启示
五、跨流域政府协调治理水污染的对策
    (一) 健全合作立法,明确责任清单
    (二) 树立大局意识,延续“政策生命”
    (三) 立足“绿色绩效”,优化考核机制
    (四) 发挥掌舵作用,培育多元主体
    (五) 构建政府协调治水“网格”系统
    (六) 对策的保障条件
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66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66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