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排名式治理的机制与效果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

发布时间:2023-05-18 04:59
  排名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重要治理工具,在我国国家治理实践中极为常见。作为一种治理工具,排名在中国超越了时间、空间,贯穿了国家治理的众多领域。当前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治理工具更新难以适应治理对象变化速度的挑战。治理对象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治理工具则更易形成路径依赖从而落后于治理对象的变化。治理工具是适应特定发展水平和权力结构的结果,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结构的集中体现。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国家权力结构没有根本变化,用更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治理工具,并做出适应发展水平的调整,才能更适用于所负载的治理问题。本项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排名如何运作,又发挥了什么效果?研究以中国国家治理背景下的排名为研究对象,以探明其实现机制与作用效果为目标,进而明确“排名”作为一种治理工具的意义与价值。核心研究问题经实证主义的解释框架,被阐释为三方面研究目标:探究实践源流和理论基础,构建概念基础;以案例事件过程链为基础,归纳实现机制;建立运行仿真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作用效果。其中第一个研究目标指向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和分析框架的搭建,后两个研究目标则指向实证分...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有延续性的独特治理工具
        1.1.2 宏观背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问题变化与工具延续
        1.1.3 实践背景:生态文明建设与空气质量排名
        1.1.4 理论背景:多学科基础的治理工具
    1.2 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路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路径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论文结构
    1.5 小结
第二章 排名式治理的实践源流和理论基础
    2.1 “排名式治理”的实践源流
        2.1.1 “排名”的本土源流
        2.1.2 现当代我国公共管理中的“排名”
        2.1.3 “排名”的西方实践
        2.1.4 我国“排名式治理”的路径变迁和范式转换
    2.2 “排名式治理”的多重理论解读
        2.2.1 “锦标赛理论”(Tournament Theory)
        2.2.2 从“晋升锦标赛”到“相对绩效评估”
        2.2.3 走出“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陷阱
        2.2.4 个体行为的宏观涌现
    2.3 小结
第三章 排名式治理的分析框架
    3.1 作为治理工具的排名
        3.1.1 “排名”与“治理”
        3.1.2 “排名式治理”与“相对绩效评估”
        3.1.3 “排名式治理”的功能
    3.2 排名式治理的机制分析
        3.2.1 社会学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机制
        3.2.2 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
    3.3 排名式治理的激励效果
        3.3.1 排名式治理的边界条件
        3.3.2 紧迫性与不确定性
        3.3.3 排名式治理的激励类型
    3.4 小结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
    4.1 排名式治理的背景
    4.2 排名式治理的基本原则
        4.2.1 简单实用
        4.2.2 信息便利化
        4.2.3 压力传导
    4.3 排名式治理的构成要素
        4.3.1 信息收集系统
        4.3.2 建立指标
        4.3.3 评估对象
        4.3.4 奖惩范围
        4.3.5 奖惩的设置与启动
        4.3.6 奖惩的具体形式
        4.3.7 排名周期
        4.3.8 分赛场
    4.4 排名式治理的运作过程
        4.4.1 起点与分歧:排名体系的建立与运用
        4.4.2 路径一:上级掌握信息分配资源
        4.4.3 路径二:释放信息调动下级
        4.4.4 融合与起效:以整体改善为最终目的
    4.5 小结
第五章 大气污染防治排名式治理的效果验证
    5.1 效果验证的思路
        5.1.1 总体框架
        5.1.2 多主体模型设计
        5.1.3 多主体模型规则设置
        5.1.4 多主体模型参数设置
    5.2 多主体模型仿真结果
        5.2.1 奖励结构
        5.2.2 惩罚结构
        5.2.3 奖励与惩罚混合结构
        5.2.4 固定禀赋效应
        5.2.5 差异性检验
        5.2.6 多主体模型仿真结论
    5.3 基于断点回归的模型验证
        5.3.1 模型验证思路
        5.3.2 分析方法
        5.3.3 实证案例
        5.3.4 模型验证结果
        5.3.5 模型验证的结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排名式治理的评价与启示
    6.1 排名式治理的评价
        6.1.1 主体间不均衡激励机制
        6.1.2 从“锦标赛”到治理工具
        6.1.3 整体目标与个体行为
        6.1.4 走出“逐底竞争”
    6.2 应用情境与启示
        6.2.1 政策鼓励:奖励式排名
        6.2.2 政策加压:惩罚式排名
        6.2.3 警惕排名的异化
        6.2.4 现代化治理工具的革新与展望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18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818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