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行为中的资源动员机制:政策、媒体与社会——以大学生支教志愿活动为例
本文关键词:志愿行为中的资源动员机制:政策、媒体与社会——以大学生支教志愿活动为例
【摘要】:志愿机制是整合社会、深化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青年志愿活动是我国志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大学生支教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四种类型的支教项目,探讨政策资源、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如何塑造志愿动员的机制,并且如何通过志愿机制"生产"出新的志愿资源,形成志愿活动的持续机制。本文认为,应当将志愿行为视为一个连贯的过程,各类资源的角色和之间的关系都有较大差异,唯有充分发挥不同动员机制中主要资源的作用,并且理顺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志愿活动才能在运行中不断改进,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志愿行为 资源动员 政策 媒体 社会
【分类号】:D632.9
【正文快照】: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激发社会资源参与到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无疑是推进社会各领域协同发展的关键。而志愿机制是动员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1]。通过志愿机制,来自国家、市场、社会的多方力量和资源汇聚起来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并且以整合社会的方式建立、深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汛清;中外志愿活动比较[J];青年研究;2003年01期
2 孙晋善;志愿活动中教育资源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Z1期
3 谢玲丽;黄志华;;推动志愿活动的有效举措[J];党政论坛;2006年12期
4 ;广东注册志愿者目前已达274万人[J];青年探索;2007年06期
5 卢平;谈杰;;非志愿者不参与志愿活动的合理化机制研究——对14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2期
6 李国武;;重要他人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0年05期
7 陈丽华;刘新玲;;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析——以F市调查为中心[J];学会;2010年07期
8 霍华德·威廉姆森;陈晶环;;欧洲青年与志愿活动[J];青年探索;2011年04期
9 孟超;;依托校地合作 构建大学生志愿活动的长效机制[J];前沿;2011年24期
10 董玉刚;;大学生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伟;;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支持体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小文;蓬勃开展的德国志愿者活动[N];法制日报;2005年
2 王少男;员工从事志愿活动不应影响本职工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黄琳斌;志愿活动功利色彩越少越好[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李军 本报记者 张苹;开展六大主题志愿活动 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N];绵阳日报;2009年
5 王铮;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怎么开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楼锡祜;如何对待博物馆志愿者中的高校学生[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嘉峪关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仲谦;发展和完善纳税服务志愿活动的实践与探索[N];甘肃法制报;2009年
8 王世强;志愿服务益处多[N];中国社会报;2012年
9 通州区民政局;通州区组织党员干部投身平安奥运社区志愿活动[N];北京社会报;2008年
10 特约撰稿人 顾远;搞点新意思的志愿活动[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叶鑫;我国高校学生志愿者活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苗丽娜;非营利组织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3 陆波;论英国志愿服务模式对广州志愿活动转型的启示[D];兰州大学;2008年
4 高樱;老年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曾杰;志愿活动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初探[D];兰州大学;2009年
6 奚其芳;奥运会志愿活动核算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张曼;大学生参与慈善救助的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8 侯蕾;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叶雯;志愿活动中的政府治道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张岩;北京市学生参加2008年奥运会志愿活动动机激励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76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7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