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16: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大国工匠”后备军的重要阵地,如何将思想素质、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融合起来,成为了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要应对的重要课题。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关注,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培养出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在分析了职业素养培养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特征,以及对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运用到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性分析以及探讨了PDCA循环理念下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阶段,。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大国工匠”后备军的重要阵地,如何将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高职生职业素养现状、问题以及高职院校对学生职...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阶段(P阶段)即根据企业和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

高职生,职业素养,必备条件,培养的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别是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事业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表达沟通能力和集体团队意识、清晰的职业方向。(图 2.1)这表明大部分的高职生已经认识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是自己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也认识到隐形职业素养在未来职场中的重要意义。可见,大部分高职生已经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高职生在意识上达成共识,并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会有利于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培养的顺利实施。

职业素养,培养的,学生,职业态度


图 2.1 高职生成功就业的必备条件在回答“您认为当前高职生最为缺乏也是最需要培养的职业素养”的问题中,1.6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职业态度,52.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职业技能,51.44%的学选择了职业行为习惯,49.52%的学生选择了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职业理想分别 44.09%和 36.74%。(图 2.2)此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在职业学院学习中,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而且要重视在以后职场中所需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养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构建[J]. 范婵娟.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7(02)
[2]以工匠精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J]. 刘增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3]“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J]. 曹畅.  河南教育(高教). 2016(12)
[4]四轮驱动式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J]. 张翠英.  职业. 2016(33)
[5]浅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J]. 田松梅.  中国市场. 2016(44)
[6]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尤重“工匠精神”的塑造[J]. 杜庆丽,范维湘,王明霄.  科技创新导报. 2016(23)
[7]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推进途径探索[J]. 阳桂桃.  中国培训. 2016(12)
[8]高职院校服装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对策探究[J]. 苏兆伟.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9]高职应用型本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浅析[J]. 郑印乐,温平则,路艳美.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10]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 李琼,柏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6)

硕士论文
[1]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研究[D]. 于永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
[2]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 顾茜茜.浙江工业大学 2016
[3]高职院校师范生职业素养问题研究[D]. 彭小琴.江西农业大学 2015
[4]中职护理毕业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邱建明.鲁东大学 2014
[5]关于艺术类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 钟弦.云南师范大学 2014
[6]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 杨宏.山东师范大学 2014
[7]技校生职业素养调查研究[D]. 刘碧云.兰州大学 2014
[8]黑交院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问题研究[D]. 张英姿.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9]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研究[D]. 王宇东.辽宁师范大学 2010
[10]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 曲文涛.东北林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3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iliangguanli/343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