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下的劳动关系问题思考:域外经验回顾与借鉴
本文关键词:股权众筹下的劳动关系问题思考:域外经验回顾与借鉴
【摘要】:在"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众筹这一概念在中国被创造性地运用到商业运作上。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中国股权众筹发展中存在的四个劳动关系问题:众筹企业的股东是否是员工?控股的员工的薪酬应如何分配?持股员工的权利应如何保障?员工持股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针对这四个问题,本文梳理美国及其他国家有关员工持股和员工控股企业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其对中国股权众筹发展实践的启示。
【作者单位】: 美国罗格斯大学管理与劳动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分类号】:F724.6;F832.51;F249.26
【正文快照】: 一、股权众筹在中国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一)股权众筹在中国的发展众筹(crowdfunding)这一概念最初于2006年出现在美国一个叫“fundavlog”博客上,是一种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建立的新形式的金融模式。它聚合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为初创期企业或者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郑若瀚,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若瀚;;中国股权众筹法律制度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5年01期
2 马方;;内部众筹,把员工和老板绑在一起[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5年05期
3 施慧洪;;众筹的典型模式及案例解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16期
4 袁康;;互联网时代公众小额集资的构造与监管——以美国JOBS法案为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6期
5 胡吉祥;吴颖萌;;众筹融资的发展及监管[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4年07期
2 邵琦;;论我国众筹融资的法律风险及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4年22期
3 贺欢;;众筹商业模式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20期
4 龚鹏程;臧公庆;;试论美国众筹发行豁免的规则构造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黄楚松;;浅析众筹融资的发展及其监管[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01期
6 张继源;;关于众筹模式及其效率和问题[J];东岳论丛;2015年03期
7 黄奕信;;互联网金融发展与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模式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5年03期
8 贺微蕾;;众筹融资运营模式及合法性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9 易迎君;;众筹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5年17期
10 盛学军;刘志伟;;证券式众筹:监管趋势与法律进路[J];北方法学;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珊(Moka Shan Liang);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康欣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启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新钰;“大家投”网众筹融资模式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4 朱传章;互联网金融模式及监管的国际比较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5 侯亚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6 徐晓东;众筹的法律风险与监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侯健;中均网贷平台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李童;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及完善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9 彭洁;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10 俞小孟;小微企业众筹融资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征;;关于私募投资基金监管体制的思考[J];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11期
2 陈洁;;金融投资商品统一立法趋势下“证券”的界定[J];证券法苑;2011年02期
3 袁康;;互联网时代公众小额集资的构造与监管——以美国JOBS法案为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6期
4 华东政法大学课题组;顾功耘;;证券法的调整范围与立法体例研究[J];证券法苑;2014年01期
5 杨东;苏伦嘎;;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扬;对我国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吴亚秋;企业激励制度的创新——员工持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祝涛;论员工持股制度的基本原则[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东,丁楠;员工持股在我国运作的问题和对策[J];前沿;2005年02期
5 常婕;;员工持股制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王蕾;;基于员工持股发展规律与价值定位的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分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陈爱蓓;企业员工持股制度刍议[J];学海;1999年04期
8 晓佐;员工持股:撩开你的面纱[J];中外管理导报;1999年05期
9 游旭平,陈刚;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1年06期
10 李彬;试论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唐为民;;股份制企业员工持股满意感的实证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陈国政;;低效国企推行员工持股制度须慎重[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亮;;中小企业对人才实行股权激励的政策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安甜;多途径丰富员工持股资金[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2 牛津;五类企业适合员工持股[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储兴华;“员工持股”应慎重行事[N];中国证券报;2001年
4 记者 马婧妤 孙霖;境外市场为推行员工持股提供九大经验[N];上海证券报;2012年
5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鼓励员工持股还需税收制度护驾[N];上海证券报;2012年
6 记者 吴晓芳 见习记者 徐佳佳;佛山将扩大企业员工持股试点[N];南方日报;2013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成员 黄群慧 所长 余菁 研究员 王欣 博士 邵婧婷 博士;新时期中国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研究[N];东方早报;2014年
8 记者 章文贡;民生银行拟开员工持股先例:绑定员工与补充资本一举两得[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记者 庞瑞;海格通信拟定增“补血” 军工国企首尝员工持股[N];上海证券报;2014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海格通信拟定增推员工持股[N];深圳商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智渊;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梁慧瑜;中国员工持股法律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李士萍;我国企业员工持股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张翔鹏;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杰;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完善[D];天津大学;2007年
2 冯敏;员工持股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孟繁权;改制分离企业的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杨文彬;关于员工持股制度的考察及对成套公司实践的思考与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李睿;美国员工持股计划对我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6 任干斌;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模式探讨[D];贵州大学;2006年
7 李宇锋;私营企业员工持股制的探讨[D];西北大学;2003年
8 张媛;基于工作结构性因素的员工持股制度适用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廖俊;论员工持股载体的选择[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秦翊;企业员工持股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实施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13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