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证券公司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5 00:18

  本文关键词:证券公司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研究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证券业 客户关系管理 信息推送服务


【摘要】: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成熟,国内外的证券公司开始应用CR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进行面向证券客户的数据收集、业务分析、贡献分析、客户证券行为分析等,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及对人力物力资源的节省。特别是在客户数据分析上,通过CRM系统管理,针对客户实施了个性化推送信息服务,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证券市场运营理念,使国内外大多数的证券公司,在愈发激烈的环境中将更加体现其行业竞争力。 在本论文中,首先阐述了证券公司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概念及意义,创造出可以满足客户特殊的个人的信息需求的环境,主动推荐给客户感兴趣的信息,给客户体验和接受,即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主要体现为个性化,必须能够满足客户个人信息需求,即通过对客户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主动地向客户提供其有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可以说,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是实现证券公司有效信息服务的重要途径。 其次,简单分析目前国内证券公司面临的激烈竞争局面,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在国内外证券公司的实施状况,接着讨论了CRM客户管理系统个性化信息推送模式相关的工作流程、发展方式和状况。再引用不同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已实施的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主流的信息推送模式的使用现状和载体实现。 论文提出了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针对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的模式的改进思路,基于客户兴趣发掘、客户分类这两个思路,提出及设计了新信息推送模式。该模式确认了个性化信息推送的主题:优化智能、合作高效,用之作搭建新的推送系统功能模块。 在论文的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证券公司个性化信息推送业务在证券业中的应用趋势,亦提出自身在技术、管理水平的不足,造成系统的不完善及不确定性的存在,需要持续改进及评估。
[Abstract]:Since 209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Chinese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is mature, domestic and foreign securities companies began to apply CRM syste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for securities customer data collection, business analysis, contribution analysis, customer behavior analysis and other securities, has obtained the good management effect and saving of manpower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the analysis of customer data, through the CRM management system for customers to implement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embodies the customer-centric business philosophy of securities market, make the most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ing th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create can meet customer specific personal information needs of the environmen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commend to customers interested in information, to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acceptance,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Information servi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ersonalized, must be able to meet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s based on customer demand, user personality, analysis habits, to provide the possible need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customer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securities company effective information service.
Secondly,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securities companies are facing fierce competition situati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mode and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discussed the CRM customer management system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mode related work process, development mode and status. Then refer to different well-known the securities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the model and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mainstream of information situation and the carrier delivery mode.
The paper put forward for the domestic securities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service model improvement ideas, explore customer interest based on customer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two ideas, put forward and design a new information push mode. This mode confirmed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theme: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lligent, efficient use of cooperation, build push system function module.
In the end, this paper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push the securities company to send business i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in the future, also put forward their own deficiencies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level,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existence of uncertainty, ne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evalu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济;;基于RSS技术信息推送服务的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0期

2 刘楠;杨泽年;王伟;;推送技术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3 高天惠;;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4 周自力;;面向消费者的房产信息推送研究[J];上海房地;2006年10期

5 王春来;;强化三个建设 搞好三个服务提高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J];商业经济;2008年18期

6 陈皮;诚实的小池[J];南风窗;1994年08期

7 ;购进1300台同创微机 鞍山沈阳证券系统九月启动[J];每周电脑报;1997年31期

8 陈敏;;申银万国的投资银行业务[J];资本市场;1997年Z1期

9 高凤清,张桂梅;试析90年代日本证券业危机的原因[J];黑龙江对外经贸;1998年06期

10 尚霞;上海财政证券公司是怎样培养人才的[J];经济世界;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怡;;证券公司投资组合市场风险与适足资本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探析[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3 陈平;;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证券公司研究咨询业务发展的几个问题[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5 冯国荣;;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思路[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6 杨光;;证券公司委托理财的法律分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刘军航;赵惠芳;姚禄仕;;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与亏损的关系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彭真明;方妙;;论证券无纸化下的善意取得——以股份公司股权为例[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广发证券稽核部课题组;;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现状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浦增平;;谈建立并完善我国证券公司网上证券委托交易的相关法律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部;新证券法四招强化证券公司监管[N];中国证券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梅永存 黄和逊;闽发证券90亿巨亏“黑洞”探秘[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中国证监会主席 尚福林;加强改革创新 实现证券业全面振兴[N];证券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尚晓阳;适时推出券商最低佣金标准[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夏丽华 杨新英;推进综合治理 实现创新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陈劲;迎融资融券 券商增资扩股忙[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周松林;深化稽查提前介入等监管措施[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赵彤刚邋郭凤琳;证券公司正规融资渠道拓宽[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张泰欣;华融证券信达证券挂牌运营[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蒋飞;券商全行业半年盈利122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2 刘加;证券公司市场营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姜洋;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钱晓晨;论我国证券公司破产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何晓斌;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刘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7 何君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孙明明;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中的重组模式选择[D];复旦大学;2007年

9 朱怀镇;基于CVaR的证券公司资本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洪毅恺;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贵坚;证券公司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燕立;面向用户的数字信息推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春刚;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期位;农业信息智能推送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梁健佩;招商证券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白云;基于DEA原理的我国证券公司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7 朱建军;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8 马文海;齐鲁证券公司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陈锦旗;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10 张伟;证券公司业务结构及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80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380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