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9:04

  本文关键词: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资产证券化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以来就被广泛运用于资本市场的融资,现已成为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同时,,资产证券化以其独特的交易方式脱离了传统交易方式风险混同的束缚,在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故被理论界视为是解决银行不良金融资产的最佳途径。就目前世界经济范围内资产证券化这一融资工具的广泛使用情况来看,亚洲资产证券化的前景无疑将更为广阔。 而事实上我国从2005年正式开始试点资产证券化以来,其发展过程一直都是缓慢且曲折波荡的,其间最严重的一次发展危机就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经历了较长时期的试点中断。那么导致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如此缓慢的根源又是什么呢?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具有众多优点、能够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许多问题,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发展资产证券化,那么我国又该如何以最优的方式发展资产证券化呢? 因此,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相关资料的研读以及收集数据,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原及其暴露的美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美国次贷危机的最终爆发是在长时间的政策支持、经济形势影响、放贷机构的见利忘义以及在当局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对资产证券化的过度使用而造成的,其产生的根源就是高信用风险的累积,而并不是如世人所说的资产证券化才是引发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而次贷危机的爆发又暴露出了美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监管体制的漏洞,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次贷危机后美国在资产证券化上做出的改进,最后对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 最后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之所以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会处处受制,是因为首先我国缺乏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环境来支撑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其次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实践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基础资产种类过于单一,这也是由于我国更加注重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的必然产物;再者就是我国缺乏合适的SPV机制以及权威的信用评级、增级机构,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健全,无法支持资产证券化的大规模交易与流通,且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信息披露机制。这些都是值约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重要因素。因此,在借鉴和吸取美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分别提出了合理的建议:1.首先要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2.关于基础资产的选择,可以先重点发展质优的MBS,另外应以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等需要重点扶植的产业或行业作为重点现行发展;3.可以考虑由政府或相应政府机构出面创立SPV,同时重点培育一到两家信用评级、增级机构;4.健全我国资本市场,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并建立完善的监管及信息披露制度。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希望通过这些建议能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在金融改革大潮中健康、平稳的发展。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因此文章中可能仍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请读者予以批评与指正。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特殊目的机构(SPV) 信用增级 信息披露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第一章 引言10-21
  •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10-11
  • 一、资产证券化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必然态势10-11
  • 二、资产证券化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11
  • 三、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11
  • 第二节 选题研究意义11-12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12-19
  •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12-13
  • 二、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3-15
  • 三、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5-19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文章整体结构19-21
  • 一、研究方法19-20
  • 二、论文的整体结构20-21
  • 第二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21-40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及其演变21-26
  • 一、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背景21
  •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21-26
  • 第二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机制26-30
  • 一、多元化的基础资产选择26-27
  • 二、真实销售与风险隔离机制27-29
  • 三、信用评级和增级机制29-30
  • 第三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其经济产生的影响30-37
  • 一、资产证券化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30-31
  • 二、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31-36
  • 三、资产证券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小结36-37
  • 第四节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及教训的总结37-40
  •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37-38
  •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教训38-40
  • 第三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40-53
  • 第一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历40-45
  • 一、非标准化的探索阶段(2005 年前)41
  • 二、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2008 年)41-43
  • 三、停滞阶段(2008 年~2010 年)43
  • 四、重启阶段(2011 年至今)43-45
  • 第二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缓慢的问题与原因分析45-48
  •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45
  • 二、基础资产种类单一45-46
  • 三、资产证券化的核心 SPV 缺乏明确的归属46
  • 四、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机构的缺失46-47
  • 五、信息披露与政府监管问题47
  • 六、资产证券化相关市场不健全47-48
  • 第三节 健全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48-53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48-49
  • 二、关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选择49-50
  • 三、建立核心机构 SPV50
  • 四、重点培育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机构50-51
  • 五、完善政府监督管理制度51-52
  • 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培育市场参与主体52-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58-59
  • 致谢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2 崔洁;;我国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及对策思考[J];财会月刊;2010年25期

3 王晓;李佳;;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J];金融论坛;2010年01期

4 廖岷;;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5 高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探讨[J];消费导刊;2010年03期

6 祁小伟;宋群超;;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及中国的实践[J];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7 苏雪;;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巴曙松;英国证券市场的演变及其借鉴[J];农村金融研究;1995年02期

9 焦录英;;对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标准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年05期

10 李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文献评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洁涵;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保岳;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张利;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3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8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