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4: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治理结构理论为突破口,验证并解读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这一特殊的企业群体,其盈利能力是否有合理的治理结构作为支撑。本文的研究重点为治理结构,由于创业板成立时间并不长,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空白。 本文首先会细化治理结构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主要的指标,接着探讨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是否具有相关性,并结合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认为是一个微观层面的概念,即主要指的是包括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公司内部的管理机制,三者之间相互制衡。以此确立本文研究的主要三个方面,即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激励。本文认为,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有效地提升公司的整体绩效,因此选择公司的盈利能力作为评判一个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的指标。 由于盈利能力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本文用一章单独界定盈利能力的评价,提炼出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建立一个反映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 接下来围绕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进行对治理结构主要指标的回归分析,以更深入和系统地分析治理结构各项指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据此得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在股权构成方面,国有股比例对公司盈利能力具有比较强的的积极影响,法人持股比例对公司盈利能力无显著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但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 董事会规模方面,比较大的董事会构成对公司盈利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独立董事的比例对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但是不显著。 管理层激励方面两个指标对盈利能力的作用均不显著。其中管理层年度薪酬激励对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具有正向作用,但管理层持股比例并未体现应有的正向作用。 最后,文章结合研究成果,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激励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和建议,并展望了对该选题可继续深入进行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盈利能力 股权结构 董事会结构 管理层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F27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次10-12
  • 1 引言12-14
  • 2 公司治理结构文献综述14-22
  • 2.1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14-17
  • 2.2 司治理的基本理论17-20
  • 2.2.1 两权分离理论17-18
  • 2.2.2 委托代理理论18
  • 2.2.3 管家理论18-19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19-20
  • 2.3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指标的细化20-21
  • 2.3.1 股东——股权结构20
  • 2.3.2 董事会——董事会结构20-21
  • 2.3.3 管理层——管理层激励21
  • 2.4 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价21-22
  • 3 盈利能力的主成分分析22-31
  • 3.1 盈利能力的评价方法22
  • 3.2 盈利能力主要指标的细化22-24
  • 3.2.1 业务经营盈利能力分析23
  • 3.2.2 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23-24
  • 3.2.3 上市公司特有盈利能力分析24
  • 3.3 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主成分分析24-31
  • 3.3.1 变量的设置24-25
  • 3.3.2 主成分分析25-31
  • 4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31-45
  • 4.1 治理结构指标对公司总体运营的影响31-34
  • 4.1.1 股权结构的影响31-32
  • 4.1.2 董事会结构的影响32-34
  • 4.1.3 管理层激励的影响34
  • 4.2 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实证研究34-45
  • 4.2.1 变量的设置35-36
  • 4.2.2 模型设计36-37
  • 4.2.3 研究假设37-38
  • 4.2.4 实证结果分析38-45
  • 5 结论与建议45-50
  • 5.1 主要结论45-47
  • 5.1.1 股权结构与盈利能力46
  • 5.1.2 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盈利能力46-47
  • 5.1.3 管理层激励与公司盈利能力47
  • 5.2 对策建议47-49
  • 5.2.1 优化股权结构47-48
  • 5.2.2 提高董事会独立性48
  • 5.2.3 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48-49
  • 5.3 研究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萍,李智金;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初探[J];商业研究;2002年13期

2 莫生红;李明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3 陈维云,张宗益;对资本结构财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4 陈志广;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5期

5 汪强;资本结构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家电行业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4年06期

6 高琼琳;公司盈利能力和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04年10期

7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8 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9 吴晓晖;姜彦福;;机构投资者影响下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10 李治国;;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关性研究——基于对山东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利能力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7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