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对会计盈余信息反应的功能锁定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3 19:00
赵宇龙(1999)通过对我国工业类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功能锁定现象,但是证券市场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政府倡导大力发展和培育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证券市场投资主体之后,我国证券市场上实际流通股东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上市公司和以散户为主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功能锁定现象呢,这两类公司的功能锁定问题是否不同?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机构投资者正逐步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主体的背景下考察实际流通股东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公司和以散户为主的公司对于具有近似会计盈余但盈余质量不同的股票的定价是否有差别,市场对这两类公司的定价是否区分永久盈余和暂时盈余。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运用仅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数据从两个维度展开研究,一是借鉴赵宇龙(1999)的信息观的研究手法(information approach);二是借鉴Ohlson模型的计价观的研究手法(valuation approach)。研究的结论是:信息观下的检验发现了以散户为主的公司存在功能锁定现象的直接证据,但没有发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公司不存在功能锁定现象的...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特色
2 相关概念及“功能锁定”假说的理论渊源和文献回顾
2.1 “功能锁定”假说及其理论渊源和相关文献
2.1.1 “功能锁定”假说及其理论渊源
2.1.2 “功能锁定”假说的相关文献回顾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3 机构投资者的优势
2.4 制度背景
3 研究准备
3.1 信息观
3.2 计价观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假设
4.1.2 研究方法
4.1.3 样本选择
4.2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
4.2.1 信息观下的检验
4.2.2 计价观下的检验
4.3 定性分析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局限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市场有效还是功能锁定——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 方青军. 经济论坛. 2005(14)
[2]会计报表粉饰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来自沪市1999-2000年报的经验证据[J]. 马芸,刘斌.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02)
[3]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J]. 金雪军,马国旗. 商业研究. 2003(19)
[4]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J]. 林俊波,薛强军. 浙江金融. 2003(08)
[5]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J]. 陆静,孟卫东,廖刚. 经济科学. 2002(05)
[6]上海股市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 王志台. 财经研究. 2000(05)
[7]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 赵宇龙,王志台. 经济研究. 1999(09)
博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 李寿喜.复旦大学 2005
[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监管研究[D]. 林文生.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盈余持续性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D]. 冼建民.暨南大学 2007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D]. 刘晶.山东农业大学 2005
[3]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研究[D]. 向勇.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95169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 研究特色
2 相关概念及“功能锁定”假说的理论渊源和文献回顾
2.1 “功能锁定”假说及其理论渊源和相关文献
2.1.1 “功能锁定”假说及其理论渊源
2.1.2 “功能锁定”假说的相关文献回顾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3 机构投资者的优势
2.4 制度背景
3 研究准备
3.1 信息观
3.2 计价观
4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假设
4.1.2 研究方法
4.1.3 样本选择
4.2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
4.2.1 信息观下的检验
4.2.2 计价观下的检验
4.3 定性分析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局限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市场有效还是功能锁定——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 方青军. 经济论坛. 2005(14)
[2]会计报表粉饰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来自沪市1999-2000年报的经验证据[J]. 马芸,刘斌.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4(02)
[3]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分析[J]. 金雪军,马国旗. 商业研究. 2003(19)
[4]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J]. 林俊波,薛强军. 浙江金融. 2003(08)
[5]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J]. 陆静,孟卫东,廖刚. 经济科学. 2002(05)
[6]上海股市盈余持续性的实证研究[J]. 王志台. 财经研究. 2000(05)
[7]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J]. 赵宇龙,王志台. 经济研究. 1999(09)
博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与股票定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 李寿喜.复旦大学 2005
[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监管研究[D]. 林文生.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盈余持续性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D]. 冼建民.暨南大学 2007
[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D]. 刘晶.山东农业大学 2005
[3]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研究[D]. 向勇.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95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39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