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改进
发布时间:2021-09-21 23:48
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构造一个全流通的市场、使上市公司成为各类股东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改进其公司治理,是中国资本市场自建立以来最为重大的一项制度改革。论文首先论述和分析了始于2005年4月底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因和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改进的推动。根据这些分析,对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一股独大”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的四项主要任务和如何提高治理水平的六项具体措施。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因与基本目标
(一) 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状况
(二) 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因
(三)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改进的推动
(一) 抑制“一股独大”下的大股东权力滥用
(二) 使各类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
(三)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 推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使投资者可以分享更多的并购溢价和市场机会
(五) 为股东积极治理的兴起创造条件
(六) 获得与国际标准趋同的公司治理溢价
三、关于后股权分置时代如何继续改进公司治理的若干思考
(一) 如何认识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一股独大”问题
(二) 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的首要任务
(三) 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经济学解释[J]. 张良悦,刘东. 经济体制改革. 2006(03)
[2]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市场发展新动力:公司治理的改进[J]. 巴曙松,陈华良.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5(12)
[3]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项卫星,臧慧萍. 长白学刊. 2003(05)
[4]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研究[J]. 项卫星. 世界经济. 1994(05)
本文编号:340273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因与基本目标
(一) 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状况
(二) 股权分置改革的动因
(三) 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
二、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改进的推动
(一) 抑制“一股独大”下的大股东权力滥用
(二) 使各类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
(三) 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公司管理层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 推动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使投资者可以分享更多的并购溢价和市场机会
(五) 为股东积极治理的兴起创造条件
(六) 获得与国际标准趋同的公司治理溢价
三、关于后股权分置时代如何继续改进公司治理的若干思考
(一) 如何认识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一股独大”问题
(二) 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的首要任务
(三) 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
Abstrac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分置”改革的一个经济学解释[J]. 张良悦,刘东. 经济体制改革. 2006(03)
[2]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市场发展新动力:公司治理的改进[J]. 巴曙松,陈华良.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5(12)
[3]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项卫星,臧慧萍. 长白学刊. 2003(05)
[4]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研究[J]. 项卫星. 世界经济. 1994(05)
本文编号:3402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40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