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资产证券化风险管控——基于次贷危机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00:54
  本文以2007年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研究对象,以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认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信息不透明,这不仅缘起于该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也在于评级机构未曾提供更多的正确信息;同时证券化各环节激励机制的缺失以及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加大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信息高度不透明的环境下,与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金融市场信心非常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市场恐慌,进而出现交易流动性枯竭和融资流动性枯竭,这分别是金融危机前雷曼兄弟和北岩银行遭遇到的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损失。本文还对我国当前证券化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管控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风险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西南金融.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资产证券化与全球金融危机
    (一) 危机前美国资产证券化大规模发展的背景
    (二) 资产证券化带来了美国次级贷款的大规模发放
    (三) 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带来了复杂的结构化产品
    (四) 次级抵押贷款与结构化产品最终引爆了金融危机
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 业务复杂性降低了基础资产的透明度
    (二) 评级机构未曾提供证券化产品的更多信息
    (三) 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的缺乏扩大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风险
    (四) 各环节监管套利机会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因素
三、资产证券化中风险事件分析
    (一) 交易流动性枯竭
    (二) 融资流动性枯竭
四、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较为简单
    (二)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不足以支持风险穿透
    (三)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技术上和公信力上存在一定不足
    (四) 我国证券化产品监管套利空间不大
五、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3431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431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