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折价套利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02:05
以可转换债券折价为切入点,研究可转换债券折价时的套利策略。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缺乏融券做空机制,不能在可转债折价时买入可转债同时融券卖出正股,因而经典套利策略无法实施。通过对市场数据分析以及不同策略之间对比研究,选择了负溢价率转股套利策略,并对此策略进行了优化,即在尾盘时买入处于转股期且折价率达到一定阈值的可转债并申请转股,次日早盘集合竞价期间卖出转股得到的股票,从而实现套利。在综合考虑单次投资收益均值、交易策略触发频数、实际净收益率的前提下,最终选择平价溢价率为-0.5%为交易策略的触发值。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单次执行策略的平均收益率为0.45%,在95%的置信度下,置信区间为(0.18%,0.72%),认为策略有效。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可转债平价溢价率分布直方图
榭霾⒉缓奔??也证明了研究折价套利策略的实践意义。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数据平均值(33.42%)大于数据中位数(23.80%),数据中位数(23.80%)大于频率最高区间中值(14%),说明数据分布不对称,即在中位数下方分布更加密集,而在中位数上方分布比较稀疏,从图1也可以发现这个规律,数据从-20%到16%的过程中,频数上升迅速,而从16%到150%的过程中,频数下降缓慢,即使到了超过150%的区间,仍有135个数据。本文对63只可转债独立分析,求出每只可转债平价溢价率的中位数,并做出了这63个中位数的分布直方图(见图2)。图2平价溢价率中位数分布直方图通过图2可以看到,平价溢价率中位数分布于10%—30%区间的可转债共有40只,占到总数的63.49%。在10%—30%区间之外,可转债平价溢价率中位数分布比较分散,没有明显规律。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大体可以判断,多数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围绕10%—30%的中枢波动。格力转债等63只可转债共产生平价溢价率数据19790个,其中有582个数据为负值,占数据总数的2.94%。可转债在转股起始日前无法进行转股,一般可转债转股起始日为上市后6个月,本文按照可转债转股起始日将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分为两组,一组为转股起始日前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另一组为转股起始日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在全部19790个平价溢价率数据中,转股起始日前,63只可转债共产生平价溢价率数据6409个,具体分布见图3。其中平价溢价率为负值的数据一共有315个,占比为4.92%。其中小于-10%的有37个,大于-金融改革28
2019年第9期(总第482期)金融理论与实践10%小于-8%的有25个,大于-8%小于-6%的有47个,大于-6%小于-4%的有57个,大于-4%小于-2%的有55个,介于-2%至0之间的有94个。图3封闭期平价溢价率分布直方图在转股起始日前,平价溢价率均值为19.69%,中位数为15.98%。与整体数据相比,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在转股起始日前整体偏低,无论负值占比、平均值、中位数均显著低于整体水平。这与可转债在此期间不能转股有直接关联。分布在转股期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共13381个,其具体分布情况如图4。图4转股期平价溢价率分布直方图通过图4可以看到,可转债折价的情况在转股期得到了极大修复,平价溢价率数据共267个,占数据总数的2.00%,有233个数据的值介于-1%至0区间,占转股期折价数据的87.27%,可转债在转股期内折价频率与折价率均出现了下降。折价出现的概率降低,说明两市场(可转债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定价更加理性,因为当可转债平价溢价率出现折价时,正股持有人可以将手中的股票卖出,买入对应数量的可转债并申请转换成正股,进而卖出套利,这种套利行为减少了折价情况的出现,折价值的减少同样符合这个逻辑。(二)可转债价格与平价溢价率分布关系研究本文统计了各家可转债价格平均值与平价溢价率平均值和中位数的分布散点图,其中Y轴为平价溢价率,X轴为可转债价格,分布情况见图5、图6。图5可转债价格平均值和溢价率平均值分布散点图图6可转债价格平均值和溢价率中位数分布散点图通过图5、图6可以发现规律,随着可转债平均价格的提高,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持下降态势。130元是触发强制赎回条款的临界点,当可转债价格接近并超过130元时,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均值、中位数向0靠拢,甚至会出现负值的情况。为了更清晰看到这?
本文编号:3431677
【文章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可转债平价溢价率分布直方图
榭霾⒉缓奔??也证明了研究折价套利策略的实践意义。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数据平均值(33.42%)大于数据中位数(23.80%),数据中位数(23.80%)大于频率最高区间中值(14%),说明数据分布不对称,即在中位数下方分布更加密集,而在中位数上方分布比较稀疏,从图1也可以发现这个规律,数据从-20%到16%的过程中,频数上升迅速,而从16%到150%的过程中,频数下降缓慢,即使到了超过150%的区间,仍有135个数据。本文对63只可转债独立分析,求出每只可转债平价溢价率的中位数,并做出了这63个中位数的分布直方图(见图2)。图2平价溢价率中位数分布直方图通过图2可以看到,平价溢价率中位数分布于10%—30%区间的可转债共有40只,占到总数的63.49%。在10%—30%区间之外,可转债平价溢价率中位数分布比较分散,没有明显规律。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大体可以判断,多数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围绕10%—30%的中枢波动。格力转债等63只可转债共产生平价溢价率数据19790个,其中有582个数据为负值,占数据总数的2.94%。可转债在转股起始日前无法进行转股,一般可转债转股起始日为上市后6个月,本文按照可转债转股起始日将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分为两组,一组为转股起始日前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另一组为转股起始日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在全部19790个平价溢价率数据中,转股起始日前,63只可转债共产生平价溢价率数据6409个,具体分布见图3。其中平价溢价率为负值的数据一共有315个,占比为4.92%。其中小于-10%的有37个,大于-金融改革28
2019年第9期(总第482期)金融理论与实践10%小于-8%的有25个,大于-8%小于-6%的有47个,大于-6%小于-4%的有57个,大于-4%小于-2%的有55个,介于-2%至0之间的有94个。图3封闭期平价溢价率分布直方图在转股起始日前,平价溢价率均值为19.69%,中位数为15.98%。与整体数据相比,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在转股起始日前整体偏低,无论负值占比、平均值、中位数均显著低于整体水平。这与可转债在此期间不能转股有直接关联。分布在转股期的平价溢价率数据共13381个,其具体分布情况如图4。图4转股期平价溢价率分布直方图通过图4可以看到,可转债折价的情况在转股期得到了极大修复,平价溢价率数据共267个,占数据总数的2.00%,有233个数据的值介于-1%至0区间,占转股期折价数据的87.27%,可转债在转股期内折价频率与折价率均出现了下降。折价出现的概率降低,说明两市场(可转债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定价更加理性,因为当可转债平价溢价率出现折价时,正股持有人可以将手中的股票卖出,买入对应数量的可转债并申请转换成正股,进而卖出套利,这种套利行为减少了折价情况的出现,折价值的减少同样符合这个逻辑。(二)可转债价格与平价溢价率分布关系研究本文统计了各家可转债价格平均值与平价溢价率平均值和中位数的分布散点图,其中Y轴为平价溢价率,X轴为可转债价格,分布情况见图5、图6。图5可转债价格平均值和溢价率平均值分布散点图图6可转债价格平均值和溢价率中位数分布散点图通过图5、图6可以发现规律,随着可转债平均价格的提高,可转债的平价溢价率持下降态势。130元是触发强制赎回条款的临界点,当可转债价格接近并超过130元时,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均值、中位数向0靠拢,甚至会出现负值的情况。为了更清晰看到这?
本文编号:3431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431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