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沪、深、美股市之间波动溢出关系检验

发布时间:2022-10-05 23: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股市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股市与国外股市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国内外股市之间可能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和信息传递。如何对国内外股市之间的波动关系进行建模和估计,对于加强股市风险管理、金融资产衍生产品定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Engle和Kroner(1995)提出的多元GARCH模型,即BEKK-GARCH(1,1)模型和我国上证综指、深成分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1996.1.2-2009.7.10之间的数据,并以2001.1.19日我国B股市场全面开放,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事件,把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考察了我国沪深股市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前后与美国股市之间的关系,即“波动溢出”效应关系,发现在不同的样本区间三者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关系。 在资本市场开放前,我国沪深股市与标准普尔指数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波动溢出”效应。沪深股市波动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关系,说明沪深股市的波动是互不影响的,或者是两者对信息冲击同时作出了反应,两个市场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沪深股市与标准普尔指数波动之间也不存在任何的“波动溢出”效应,说明来自国内和美国的信息...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设计与本文结构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股市波动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股市波动理论
        2.1.1 信息冲击-有效市场假说
        2.1.2 行为金融理论
    2.2 股市间波动的内在机制
        2.2.1 经济基础说(economic fundamentals)
        2.2.2 市场传染说(market contagion)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3.1.1 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关系研究
        3.1.2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关系研究
    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3.3 文献评述
第四章 模型与数据
    4.1 相关计量模型介绍
        4.1.1 序列相关检验
        4.1.2 单位根检验
    4.2 三元BEKK-GARCH(1,1)模型及相关检验
        4.2.1 BEKK-GARCH(1,1)模型及其估计
        4.2.2 "波动溢出"检验程序
第五章 数据说明、变量定义及统计分析
    5.1 数据及变量定义
    5.2 变量的统计分析
第六章 实证结果分析
    6.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分析
    6.2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6.3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第七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与美国证券市场的联动效应:来自次贷危机三阶段的证据[J]. 杨睿,李巍.  上海经济研究. 2009(03)
[2]沪深美港股市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兼论次级债危机的冲击[J]. 唐齐鸣,操巍.  统计研究. 2009(02)
[3]我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研究——对次贷危机时期样本的分析[J]. 李晓广,张岩贵.  国际金融研究. 2008(11)
[4]基于DCC-MGARCH模型的中国A、B股市场相关性及其解释[J]. 董秀良,吴仁水.  中国软科学. 2008(07)
[5]交易量适合作为股价波动信息的代理变量吗?——来自中国沪深股市的证据[J]. 董秀良,吴仁水.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1)
[6]国内外原油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多元分析[J]. 董秀良,张屹山.  中国软科学. 2006(12)
[7]国际证券市场联动程度的实证分析[J]. 陈漓高,吴鹏飞,刘宁.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11)
[8]金融市场波动溢出分析及实证研究[J]. 张瑞锋,张世英,唐勇.  中国管理科学. 2006(05)
[9]沪深股市波动性实证研究[J]. 童明余,董景荣.  统计与决策. 2006(07)
[10]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J]. 韩非,肖辉.  金融研究. 2005(11)



本文编号:3686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86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