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04:49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中国商品价格的改革基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宣告结束,而资金价格——利率的改革则仍然方兴未艾。利率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一种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是政府或货币当局逐步放松或放弃对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让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的转变过程。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资金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必然要求金融交易的博弈主体必须对包含着复杂数量、期限和风险结构的利率体系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共同知识”,作为衡量融资成本、计算投资收益的参考,这个“共同知识”即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整个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利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因此利率市场化内在要求货币当局从利率体系中选定一种合适、有效的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到现在已经到了突破口阶段,选择适当的基准收益率曲线更加成为我国全面市场化之前的必须正确迈出的重要一步。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理论和实践有了重大发展。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发行方式、发行技术趋于完...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创作思路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功能
2.1 中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2.1.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2.1.2 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
2.1.3 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迫切问题
2.2 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
2.2.1 基准利率的内涵与特征
2.2.2 官定利率不完全具备基准利率作用
2.2.3 国债收益率是我国基准利率的必然选择
2.3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
2.3.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模型
2.3.2 国债到期收益率与即期收益率
2.3.3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内涵
2.3.4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特征
2.3.5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历史变动与特征的实证分析
3.1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历史变动的实证分析
3.1.1 计算原理与方法
3.1.2 工具的选择
3.1.3 分析样本的选取
3.1.4 实证分析
3.1.5 结论
3.2 中美国债收益率曲线比较
3.2.1 样本选取和曲线拟合
3.2.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特征
3.3 总结
第四章 从中美对比分析影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因素
4.1 中美债券币场纵向比较
4.1.1 中美债券市场发展历史
4.1.2 中美债券市场发展趋势
4.2 中美债券市场横向比较
4.2.1 债券市场运行机制
4.2.2 发行规模
4.2.3 债券投资品种
4.2.4 投资者结构
4.2.5 债券市场的利率体系
4.2.6 债券的托管、结算及清算系统
4.2.7 小结
4.3 对比结论—影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原因
第五章 发展国债市场,促进国债利率基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5.1 宏观角度
5.1.1 明确国债市场定位
5.1.2 理清市场监管的目标与原则,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
5.1.3 改变融资观念,平衡市场供需
5.2 微观角度
5.2.1 推进新发国债票面利率市场化、国债价格市场化
5.2.2 完善期限品种,促进国债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
5.2.3 优化交易主体结构,增强国债市场流动性
5.2.4 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5.2.5 进一步完善国债的发行
5.2.6 推行和完善国债余额管理,改善国债期限结构
5.2.7 加强债券立法监督管理
5.3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0308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创作思路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
第二章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功能
2.1 中国利率市场化分析
2.1.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2.1.2 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性
2.1.3 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迫切问题
2.2 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
2.2.1 基准利率的内涵与特征
2.2.2 官定利率不完全具备基准利率作用
2.2.3 国债收益率是我国基准利率的必然选择
2.3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
2.3.1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模型
2.3.2 国债到期收益率与即期收益率
2.3.3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内涵
2.3.4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态特征
2.3.5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历史变动与特征的实证分析
3.1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历史变动的实证分析
3.1.1 计算原理与方法
3.1.2 工具的选择
3.1.3 分析样本的选取
3.1.4 实证分析
3.1.5 结论
3.2 中美国债收益率曲线比较
3.2.1 样本选取和曲线拟合
3.2.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特征
3.3 总结
第四章 从中美对比分析影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因素
4.1 中美债券币场纵向比较
4.1.1 中美债券市场发展历史
4.1.2 中美债券市场发展趋势
4.2 中美债券市场横向比较
4.2.1 债券市场运行机制
4.2.2 发行规模
4.2.3 债券投资品种
4.2.4 投资者结构
4.2.5 债券市场的利率体系
4.2.6 债券的托管、结算及清算系统
4.2.7 小结
4.3 对比结论—影响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原因
第五章 发展国债市场,促进国债利率基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5.1 宏观角度
5.1.1 明确国债市场定位
5.1.2 理清市场监管的目标与原则,提高债券市场透明度
5.1.3 改变融资观念,平衡市场供需
5.2 微观角度
5.2.1 推进新发国债票面利率市场化、国债价格市场化
5.2.2 完善期限品种,促进国债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
5.2.3 优化交易主体结构,增强国债市场流动性
5.2.4 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
5.2.5 进一步完善国债的发行
5.2.6 推行和完善国债余额管理,改善国债期限结构
5.2.7 加强债券立法监督管理
5.3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0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8103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