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风险及其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8 20:20
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金融创新,同时也培育了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反过来又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金融创新重要组成内容的现代期货在其发展的一百五十年历史中,已由最初单纯的商品期货逐渐演变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但同时期货风险对金融系统乃至经济系统的破坏性也越来越显著,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期货市场风险及其监管为研究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期货市场组成的不同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具体方法是从证监会、期货同业协会、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投资机构五个不同层次出发,探讨现代期货市场风险的种类、成因、度量及监管,目的在于更好的发挥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首先以期货的产生、发展为入手点,通过对期货内涵从最初的商品期货扩展至目前的商品和金融期货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期货新的功能,完善了期货功能的概念;其次,以期货市场的波动、风险为出发点,研究期货市场波动的概念、形成机理,从而进一步区别期货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总结期货市场风险的种类;再次,以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为脉络,在西方经济学期货市场风险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方面考量期货市...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角度及方法
1.2.1 研究角度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期货市场波动的理论
1.3.2 关于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1.3.3 期货风险的成因理论
1.3.4 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1.4 本文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创新
2 期货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
2.1 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2.1.1 商品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2.1.2 金融期货的形成与发展
2.2 期货的主要功能
2.2.1 价格发现功能
2.2.2 回避价格风险功能
2.2.3 期货的投资管理功能
2.3 期货市场的其他功能
2.3.1 世界期货市场的新功能
2.3.2 期货市场功能的再认识
2.4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2.4.1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2.4.2 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2.4.3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展望
3 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其种类
3.1 期货市场的波动及形成机理
3.1.1 期货市场波动的概念界定
3.1.2 期货市场波动的形成机理
3.2 市场波动与风险
3.2.1 对风险的评价
3.2.2 期货市场波动与风险的区别
3.3 期货市场风险的种类
3.3.1 市场风险
3.3.2 信用风险
3.3.3 流动性风险
3.3.4 操作风险
3.3.5 结算风险
3.3.6 法律风险
4 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
4.1 期货市场风险成因的理论解释
4.1.1 信用脆弱性
4.1.2 金融体系不稳定性
4.1.3 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4.1.4 信息不完全
4.2 从微观考量期货市场风险——金融资产的定价
4.2.1 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4.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4.2.3 套利定价理论
4.2.4 期权定价理论
4.3 当代期货市场风险深化的成因
4.3.1 货币资金运动日益与商品运动相脱节
4.3.2 经济发展虚拟化趋势
4.3.3 各种金融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4.3.4 信用和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4.3.5 经济全球化
4.3.6 全球资本流动
4.4 期货风险研究的趋势
4.4.1 风险理论研究的特征
4.4.2 风险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
5 期货市场风险的度量
5.1 金融风险度量及其方法和工具
5.1.1 风险的度量
5.1.2 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结构框架
5.1.3 金融风险度量工具
5.1.4 VAR方法
5.2 VAR的实证分析
5.2.1 VAR的具体计算方法
5.2.2 实证分析
6 期货市场的监管
6.1 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6.1.1 管制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
6.1.2 期货市场失灵和监管的必要性
6.2 期货市场监管的对象和目标
6.2.1 期货监管的含义
6.2.2 期货市场监管的目标和手段
6.2.3 期货市场监管的原则和对象
7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
7.1 我国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7.1.1 我国期货市场主要风险
7.1.2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
7.2 期货监管机构的风险控制
7.2.1 我国期货监管机构的风险控制
7.2.2 我国期货监管机构风险控制主要措施
7.2.3 期货监管机构应协助调整现行会计模式
7.3 期货协会的风险控制
7.4 期货交易所的风险控制
7.4.1 风险实时监控系统
7.4.2 风险控制措施
7.5 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
7.5.1 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现况
7.5.2 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
7.6 投资机构的风险控制
7.6.1 风险评估和控制
7.6.2 如何制定交易计划
7.7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必由之路
7.7.1 做市商简介
7.7.2 我国期货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
7.7.3 做市商制度的不足
7.7.4 我国期货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建议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42881
【文章页数】:17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角度及方法
1.2.1 研究角度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期货市场波动的理论
1.3.2 关于金融资产定价理论
1.3.3 期货风险的成因理论
1.3.4 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1.4 本文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创新
2 期货的产生、发展及其功能
2.1 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2.1.1 商品期货的产生和发展
2.1.2 金融期货的形成与发展
2.2 期货的主要功能
2.2.1 价格发现功能
2.2.2 回避价格风险功能
2.2.3 期货的投资管理功能
2.3 期货市场的其他功能
2.3.1 世界期货市场的新功能
2.3.2 期货市场功能的再认识
2.4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2.4.1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2.4.2 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2.4.3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展望
3 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其种类
3.1 期货市场的波动及形成机理
3.1.1 期货市场波动的概念界定
3.1.2 期货市场波动的形成机理
3.2 市场波动与风险
3.2.1 对风险的评价
3.2.2 期货市场波动与风险的区别
3.3 期货市场风险的种类
3.3.1 市场风险
3.3.2 信用风险
3.3.3 流动性风险
3.3.4 操作风险
3.3.5 结算风险
3.3.6 法律风险
4 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
4.1 期货市场风险成因的理论解释
4.1.1 信用脆弱性
4.1.2 金融体系不稳定性
4.1.3 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4.1.4 信息不完全
4.2 从微观考量期货市场风险——金融资产的定价
4.2.1 资产组合选择理论
4.2.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4.2.3 套利定价理论
4.2.4 期权定价理论
4.3 当代期货市场风险深化的成因
4.3.1 货币资金运动日益与商品运动相脱节
4.3.2 经济发展虚拟化趋势
4.3.3 各种金融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4.3.4 信用和金融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4.3.5 经济全球化
4.3.6 全球资本流动
4.4 期货风险研究的趋势
4.4.1 风险理论研究的特征
4.4.2 风险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
5 期货市场风险的度量
5.1 金融风险度量及其方法和工具
5.1.1 风险的度量
5.1.2 金融风险度量方法结构框架
5.1.3 金融风险度量工具
5.1.4 VAR方法
5.2 VAR的实证分析
5.2.1 VAR的具体计算方法
5.2.2 实证分析
6 期货市场的监管
6.1 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依据
6.1.1 管制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
6.1.2 期货市场失灵和监管的必要性
6.2 期货市场监管的对象和目标
6.2.1 期货监管的含义
6.2.2 期货市场监管的目标和手段
6.2.3 期货市场监管的原则和对象
7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监管
7.1 我国期货市场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7.1.1 我国期货市场主要风险
7.1.2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
7.2 期货监管机构的风险控制
7.2.1 我国期货监管机构的风险控制
7.2.2 我国期货监管机构风险控制主要措施
7.2.3 期货监管机构应协助调整现行会计模式
7.3 期货协会的风险控制
7.4 期货交易所的风险控制
7.4.1 风险实时监控系统
7.4.2 风险控制措施
7.5 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
7.5.1 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现况
7.5.2 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控制
7.6 投资机构的风险控制
7.6.1 风险评估和控制
7.6.2 如何制定交易计划
7.7 我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必由之路
7.7.1 做市商简介
7.7.2 我国期货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必要性
7.7.3 做市商制度的不足
7.7.4 我国期货市场实行做市商制度的建议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之处
8.3 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842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84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