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鲁迅研究:从区域视野到世界视野

发布时间:2018-02-08 14:18

  本文关键词: 鲁迅研究 世界视野 暗夜行路 现实关怀 公共平台 开放性 反思批判 个体研究 学术研究 现代性 出处:《东岳论丛》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鲁迅研究的青年一代,通过个体研究、论文结集和小型会议,正在展露出一些新的面目,他们在各自摸索和多方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具体研究的同时,还应该系统清理自己这一代的理念、方法和优缺点,以此来反思再出发。但是,他们一直缺乏一个可以聚拢言说的公共平台,因此想借助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来发声和反思,进而走出暗夜行路、缺乏目标的困境,试图通过和而不同的探究,来形成清晰的研究自觉。具体宗旨是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增强开放性和新思维,在群体发声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反思批判,整个论坛的核心话题将围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历史与当下、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等等展开。最后,以鲁迅之语作结与开端:"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
[Abstract]:At present, the young generation studied by Lu Xun is showing some new features through individual research, papers gathering and small meetings. They are gradually realizing the concrete research while they are grop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y should also systematically clean up their generation's ideas, method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order to reflect on and start again. But they have always lacked a common platform to speak together, so they want to speak and reflect with the help of a wide range of influential platforms. And then walk out of the dark road, lack the predicament of goal, try to form clear research consciousness through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inquiry. The specific purpose is to enhance openness and new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predecessors, and on the basis of group voice. Through self-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the core topics of the whole forum will revolve around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China and the world,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care, etc. Finally, Lu Xun's words as a conclusion and start: "the ancient source will seek the spring, the new spring surging deep, it is not far away."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研究范式的嬗变研究”(编号13ZWB006)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10.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光宇;对于新时期鲁迅研究之研究的考察[J];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05期

2 宁殿弼;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探索;2000年01期

3 ;新疆鲁迅研究学会工作会议纪要[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2期

4 朱晓进;从鲁迅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看鲁迅研究的深化发展问题——在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03期

5 乔胜;“鲁迅研究中心”成立暨“鲁迅研究新局面”学术研讨会纪要[J];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02期

6 郝庆军;两年来鲁迅研究的创新努力[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马树春,梁桂;“鲁迅研究”课探究式教学初探[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8 孙郁;韩国的热情——《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序[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9 施晓燕;绍兴鲁迅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鲁迅研究中心成立[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11期

10 张梦阳;;韩国鲁迅研究之我观——鲁迅博物馆编《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读后[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光辉;;探索中的成就与缺憾——新时期新疆鲁迅研究评述[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2 张雪艳;;新时期西北地区鲁迅研究概览[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希凡;;“国学热”:新世纪鲁迅研究的现实困扰[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谢泳;;鲁迅研究中的“厦门叙事难题”[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郑心伶;;试谈鲁迅研究的“盲点”与“误区”[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6 陈福康;;论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7 高旭东;杜维斌;;鲁迅研究面临的文化挑战[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8 林志仪;;鲁迅研究的新开拓——读《历史的高峰》[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9 ;编后记[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10 程麻;;超越竹内好——日本鲁迅研究之动态[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鲁迅研究》编委 李浩;沪上鲁迅研究的奇葩[N];文艺报;2011年

2 谢泳;鲁迅研究是一个学术问题[N];文艺报;2000年

3 陈漱渝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的危机及其生长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记者 彭德倩;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成立[N];解放日报;2009年

5 郝庆军;陈涌对鲁迅研究的理论贡献[N];文艺报;2011年

6 倪墨炎;我的鲁迅研究[N];文汇报;2011年

7 邱焕星;鲁迅研究的“历史重建”[N];文艺报;2013年

8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安徽大学出版社编辑 卢坡;编辑出版《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的始末和杂感[N];文艺报;2013年

9 越南河内国家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学系讲师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 阮氏明商;越南鲁迅研究——历史与现状[N];文艺报;2013年

10 张恩和;让鲁迅研究更好地腾升[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明晖;论丸山f的鲁迅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俊;论新时期多重视野下鲁迅研究的演进[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卿钰;《鲁迅研究年刊》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刘沫;论中国新时期以来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高玉芳;文学史家王瑶的鲁迅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王月燕;论钱理群的鲁迅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马晓娜;绍兴文化视野下的鲁迅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小丽;单演义的鲁迅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95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95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