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西方主体性与非历史化: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学阐释学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09 20:32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切入点:西方主体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强调民族主体性,同时认为只有以历史主体性话语对文本进行阐释,才能揭示文本的意义。夏志清运用"新批评"与自由主义观念,在其所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肆意评判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中国作家及其作品,因而使得阐释主体与被阐释的中国文本之间没有形成历史主义主客体关系。特里·伊格尔顿称这种批评为"个体自由主义"的现代复归。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主张以历史主义的民族主体性来揭示文本意义,才是真正具有现代价值的阐释方法。
[Abstract]:Marxist hermeneutics emphasizes the national subjectivity and holds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can only be revealed by interpreting the text with the discourse of historical subjectivity. In his book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novels, he recklessly judges Chines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in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times. As a result, there is no historical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lanatory subject and the Chinese text being interpreted. Terry Eagleton calls this criticism a modern reversion of "individual liberalism". Marxist hermeneutics claims. To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xt with the national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ism, Is the real modern value of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世界文学重构’中的中国话语”(17NDJC303YB)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2015)”项目支持
【分类号】:I207.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青;;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文化假设[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9期

2 张海生;;试析文学史的真相——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视角[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王孟图;;中国现代小说史编撰的体例演变[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王化淳;;喜看新园地的收获——评已出版的两部《中国现代小说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5 陈福康;博而能约 体大思精——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01期

6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絮语[J];出版工作;1987年07期

7 唐_";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J];w芸,

本文编号:1590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590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