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一只具有艺术天赋的猫——读吴玄小说随感

发布时间:2018-03-31 15:59

  本文选题:吴玄 切入点:小说 出处:《当代文坛》2017年04期


【摘要】:吴玄认为猫的游戏精神就是小说家的精神,他将小说分为饥饿的文学和吃饱了撑的文学,在饥饿的文学中,他将其早年生存的困境和体验融入了作品,并往往插入了主人公欲望的宣泄。在吃饱了撑的文学中,他描写人物无所适从浑浑噩噩的基本困境,建构了其笔下的"陌生人"系列。在最初的小说创作中,吴玄模仿与追踪先锋小说的足迹;后来将先锋精神融入其作品,尤其呈现在对于陌生人形象的塑造,这是他对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新贡献。
[Abstract]:Wu Xuan thinks that the spirit of cat play is the spirit of novelist. He divides the novel into hungry literature and fully-fed literature. In the hungry literature, he integrates the plight and experience of his early existence into his works.And often inserted the hero's desire to vent.In the full-fed literature, he describes the basic predicament of the characters at a loss, and constructs his series of Strangers.In his original novel creation, Wu Xuan imitated and tracked the footprints of the vanguard novels; later, he incorporated the pioneer spirit into his works, especially in the creation of the image of strangers, which was his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since the new er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6ZDA188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都市嬗变与海派作家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WY007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建设计划资助“中国语言文学”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东君;;无聊者——吴玄印象记[J];西湖;2016年09期

2 吴玄;邓如冰;胡少卿;蒋春红;陆楠楠;康太一;;吴玄:我对崩溃以后的“自我”比较有兴趣——与作家吴玄座谈(上)[J];名作欣赏;2016年13期

3 胡涛;;浅析电影《顽主》的人物塑造[J];电影评介;2014年22期

4 吴玄;;后现代者说[J];当代文坛;2009年01期

5 洪治纲;;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标本——吴玄小说论[J];小说评论;2008年06期

6 吴玄;娜_g;;废墟上的自我——吴玄长篇小说《陌生人》对话[J];文学港;2008年06期

7 魏微;;吴玄: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J];红豆;2006年19期

8 徐则臣;;一只古典猫的现代玩法——读吴玄小说集《谁的身体》[J];红豆;2006年19期

9 吴玄;告别文学恐龙[J];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03期

10 吴玄;;西地[J];收获;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孟繁华;;当下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方向——从石一枫的小说创作看当下文学的新变[J];文学评论;2017年04期

2 杨剑龙;;一只具有艺术天赋的猫——读吴玄小说随感[J];当代文坛;2017年04期

3 彭小燕;;叙事学下英美传记电影人物塑造手法[J];电影文学;2017年04期

4 王秋秋;;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从多元化到多样性渐变的社会根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张军府;;在日常生活中直面灵魂与存在——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6 安涛;李志孝;;新世纪文学:在文学史的坐标上[J];创作与评论;2011年05期

7 王侃;;身体的政治与现代性批判——读吴炫小说[J];文艺争鸣;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立杨;小说冷落原因一解[J];文学自由谈;2000年05期

2 徐敏;;论小说史的书写类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冉冉;;小说在明清时期的接受历程[J];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05期

4 ;《浙江古代小说史》简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吴y=六;关于我国早期小说史的研究[J];社会科学;1984年09期

6 洪兆惠;;守持小说精神[J];艺术广角;1996年06期

7 罗伟章;;越来越难办的小说[J];江南;2012年03期

8 刘凤泉;先秦“小说”浅论[J];语文学刊;1995年02期

9 李正民,宋俊玲;中国古小说“小而杂”特色溯源[J];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02期

10 夏德勇;小说史研究中的文体学方法[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荣林;;现、当代农民小说史“猜想”[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邹理;;评董之林关于当代中国“十七年”小说史论[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程国君;;叙事:视角的独特和小说技法的探索[A];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C];2000年

4 王平;;小说·文化·人——评宁稼雨近著三种[A];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总第十七辑)[C];1996年

5 刘火;;坚守乡村图景书写的意义[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兴安;;恐怖小说在中国[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7 周腊生;;《燕山外史》不可全盘否定[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火;;坚守乡村图景书写的意义[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王卫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小说史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10 曲沐;;爱和美的杰构——读吴勇《水西悲歌》[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小说的前世今生[N];解放日报;2012年

2 ;将小说进行到底[N];文艺报;2003年

3 徐江;小说的长度与生存理由[N];北京日报;2013年

4 朱双一;2011年台湾小说创作的亮丽风景[N];文艺报;2012年

5 钟兴永;从商贾小说视角研究中国商业和商人文化[N];文艺报;2005年

6 王晓瑜;十一篇小说史[N];文学报;2014年

7 陈林群 张远山;哲学小说不同于文学小说的思维方式[N];北京日报;2002年

8 张颐武;小说六十年:和时代一起走过[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吴越;“小说已死”遭“透支解释”[N];文汇报;2012年

10 ;“小说史”的体例与重写[N];解放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郝军启;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敏;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及其延伸[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木村淳哉;中国明代四大小说在日本的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董定一;明清游历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施战军;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守亮;汉代小说史叙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房伟;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慧;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张冬梅;论1990年代以来“抗战小说”的新变[D];河北大学;2015年

3 向浩;唐代侠义小说中的政治意识[D];西南大学;2015年

4 孔叔阳;《小说选刊》与1980年代小说创作[D];渤海大学;2015年

5 李琼;新世纪以来回族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6 段闪闪;六朝小说与史书的互渗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伯超;唐五代小说中的胡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郑玲;魏晋南北朝小说报应观念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贾延超;《金瓶梅》与明代性文化[D];青岛大学;2015年

10 刘文婷;论宁肯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澄明与遮蔽[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1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91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