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美学与意识形态之辨——再谈朦胧诗的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8-04-11 15:29

  本文选题:诗歌传统 + 美学原则 ; 参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04期


【摘要】:正上世纪80年代初,诗歌领域发生了朦胧诗论争。~1论争建立在一个基本共识之上:朦胧诗是对此前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反叛。论争中,一方重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历史正当性与现实合理性,批评朦胧诗背离这一美学原则和思想立场;另一方则以现代主义为美学原则建构朦胧诗合法性,同时将现实主义作为对立面加以否定——这一方因其代表文献"三个崛起"~2而被称为"崛起派"。虽然崛起派对现代主义的阐释并不准确甚至自相矛盾,对朦胧诗在多大程度上借鉴现代主义的看法也并
[Abstract]:Is the last century at the beginning of 80s, occurred in the field of poetry controversy on misty poetry controversy.~1 based on a basic understanding that obscure poetry is prior to the rebellion against the tradition of realistic poetry. In the debate, one side reiterated its Realistic Poetry traditional historical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criticism of obscure poems deviate from the aesthetic principles and ideological stance on the other side; with modernism aesthetics principl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isty poetry legitimacy, and realism as the antithesis of negation - the party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three represents the rise of ~2 known as the" rise ". Although the rise of modern party interpretation is not accurate and even contradictory, of obscure poetry learn the extent of modernism and view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百年文艺中的‘家国’关系变迁——以‘五四’至今的文艺为对象”[编号:16BA014]阶段成果
【分类号】:I20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冕;;有些诗正离我们远去[J];诗刊;1997年01期

2 程代熙;;给徐敬亚的公开信[J];诗刊;198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燕娟;;美学与意识形态之辨——再谈朦胧诗的理论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04期

2 曾方荣;;断裂转型后的新诗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生态简论[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7期

3 尹奇岭;;心中的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现象探析[J];东方论坛;2014年02期

4 陈卫;;诗歌重创及其问题——对大陆198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的史评与编选认识[J];新文学评论;2014年01期

5 胡新华;周呈武;;论当代文学教学中的新边塞诗[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张志忠;;恢复感觉 理解含混 体贴文本——文学教学与文本阐释的实证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陈爱中;;朦胧诗:一个需要继续重述的诗学概念[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2期

8 胡明贵;;对新诗“像诗,不是诗”的反思——从诗歌文体的“破”与“立”看新诗的衰落[J];东南学术;2009年06期

9 金理;陈思和;;思潮与争鸣: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纯文学的反思——《中国新文学大系(1977—2000年)·文学理论卷》导言之一[J];南方文坛;2009年04期

10 程光炜;;批评对立面的确立——我观十年“朦胧诗论争”[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敏;关于诗歌传统[J];文艺争鸣;2004年03期

2 赵丽;;挑战诗歌传统,重塑女人形象——谈《按她自己的形象》的主题思想[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鸭绿江》风雨六十年·编辑与诗人[J];鸭绿江(上半月版);2006年09期

4 梁平;20世纪:中国诗歌传统的二度背离及其上升[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郑敏,方长安,翟兴娥,刘复生,李润霞,邓程;重审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专题讨论)[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6 廖虹虹;;明代闽中诗歌传统的建构方式及其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7 李元洛;中国诗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摘录)——台湾与海外新诗一面观[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1年02期

8 丹增;;继承诗歌传统 弘扬中华文化[J];中华诗词;2008年S1期

9 武翩翩;;诗歌传统需要年轻一代来传承——大学生诗人相聚蓉城[J];星星诗刊;2010年09期

10 万金田;;“言志”是诗歌传统的美学思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元洛;;中国诗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台湾与海外新诗一面观[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章燕;;两种诗歌传统的交融——从《墓畔的哀思》诗群看屠岸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武翩翩;“诗歌传统需要年轻一代来传承”[N];文艺报;2010年

2 徐芳;今天我们该如何写诗[N];解放日报;2013年

3 孙伟;用心灵歌唱的诗人[N];文艺报;2010年

4 刘春;从前的东西[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颜庆,

本文编号:1736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36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