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建构与溃败——身份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知青作家群
本文选题:知青作家群 + 身份认同 ; 参考:《求是学刊》2017年03期
【摘要】:知青一代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知青文学参与了这一身份的建构。知青作家通过伤痕/苦难叙事和理想/英雄叙事,建构起知青的基本身份特征。知青身份建构是知青作家在面临现实和文化困境时,寻求自身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的结果,与时代文化也有密切联系。知青身份认同带有遮掩性和强烈的功利性需求,无法形成真正的自我认知,在时代环境变化后最终只能走向溃散。身份认同意识对知青作家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一是促进了知青作家的文化身份自觉,意识到新文学对传统和民间的疏离和偏执,开启了"寻根文学";另一方面,受社群文化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影响,创作视野不够开阔,思想高度有较大欠缺。
[Abstract]:The educated generation has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To some extent, 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identity. Through the narration of scar / suffering and ideal / hero, educated youth writers construct the basic identity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ed youth.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ed youth identity is the result of seeking 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of educated youth writers in the face of reality and cultural dilemma,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e of the times. The identity of educated yout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scurity and strong utilitarian demand, which can't form true self-cognition, and it can only break up after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The consciousness of identit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educated youth writers: first, it promotes the cultur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educated youth writers, realizes the alienation and paranoia of the new literature towards tradition and folk, and opens the "root-seeking literature". Influenced by the closeness and exclusiveness of community culture, the creative field of vision is not wide enough.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起林;试论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及其心理基点[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丁国强;;知青作家的失踪与写作激情的流失[J];粤海风;2005年05期
3 刘起林;;论知青作家的“失乐园”心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润兰;;知青作家的精神突围与自我拯救——文学“寻根”运动的心理动因阐释[J];当代文坛;2008年01期
5 刘起林;;论知青作家中年时代的精神分化[J];文艺争鸣;2008年08期
6 李子云;;知青作家与李晓[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05期
7 应光耀;寻求人的理想价值——知青作家笔下自然与城市对立的意义[J];当代文坛;1991年01期
8 黄伟林;知青运动 知青作家 知青文学[J];南方文坛;1998年05期
9 王源;略论知青作家视野中的知青历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孙旋;人生价值的执著追寻——知青作家20世纪90年代散文创作的精神轨迹[J];江汉论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伟凡;;“网”事如歌[A];让世界绿起来[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扬;中年写作期待造就更大的艺术气象[N];文汇报;2002年
2 王爱英;由忏悔想到的[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毕飞宇;我抓住一个时代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齐林泉;世界性与本土性的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南帆;纵横文本内外[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起林;中国知青作家论[D];复旦大学;2003年
2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萍;生命的体验——知青作家创作论[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松涛;新时期知青作家精神历程的回顾与反思[D];河南大学;2009年
3 彭勋;知青作家的城市视角[D];兰州大学;2007年
4 菅娇;月迷津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璐;论城籍知青作家乡土叙事的内在悖论[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贺小娟;论知青小说中的农民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焦欣;别一种风景[D];延安大学;2010年
8 孙茜;新时期知青小说中话语立场的转变趋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0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8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