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绝意禄仕到仕隐之间——宋初隐逸文化视野下的士人心态嬗变及文学风貌

发布时间:2018-09-05 13:27
【摘要】:宋太祖开国,确立了以文治为特征的祖宗家法,并大倡隐逸之风。这一时期的隐士种放、魏野与林逋等人在保持传统隐逸特色,避宦自守的同时,也在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与主体心态的影响下,体现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与对话,为其后宋代隐逸文化的转型奠定了基础。该特征反映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不仅有对清幽的隐居环境的描写,以及恬淡闲适的心境抒发,更对现世社会充满了密切的关注,引导了其后隐逸文化的发展路径,体现出典型的过渡性。
[Abstract]:Song Taizu founded the country, established the ancestral patriarchal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the rule of civilization, and advocated the style of seclusion. In this period, the hermits planted and released, Wei Ye and Lin Bu and others, while maintaining the traditional seclu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voiding the official self-defense, also reflected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with the real socie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ific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subjective mentality. It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clusive culture in Song Dynasty. This feature is reflected in their poetry creation, which not only describes the secluded environment, but also expresses the tranquil and leisurely mood. It also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society and guid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seclusion culture.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transi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ZW036)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杰;林逋咏梅在梅花审美认识史上的意义[J];学术研究;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辉;;从绝意禄仕到仕隐之间——宋初隐逸文化视野下的士人心态嬗变及文学风貌[J];理论月刊;2017年04期

2 林晓娜;;论宋初隐逸诗人的隐逸象征[J];语文学刊;2014年22期

3 陈雅茹;;唐五代到北宋苏轼咏梅词的发展及其原因[J];名作欣赏;2014年29期

4 姚}彩;;|!娭R壙藘姷挠轿飱^[J];国学学刊;2013年04期

5 高燕;;林逋《山园小梅》的被赞赏与被批判[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6期

6 孙侃;;张可久涉及杭州风物之元曲述略[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邬志伟;;宋初晚唐体诗歌梅、鹤意象解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8 康小红;;梅花休闲的园林隐逸之美[J];农业考古;2010年01期

9 张晋;陈瑞丹;;中国历代咏梅诗分类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10 程杰;;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名胜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永明;;明代嘉兴府文学风貌探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平志军;;一失足成千古恨 再回头已百年身——明清之际心理重负下的贰臣文人及其文学风貌[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1期

3 赵志强;;初唐文学士族迁徙与文学风貌关系的考察[J];学术交流;2013年02期

4 刘畅;;社会心理与文学风貌 评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J];读书;1987年08期

5 张谷风;;契合:台湾散文的主体性与中国艺术精神[J];浙江师大学报;1992年03期

6 庞洁;;逃避小说的人[J];美文(下半月);2008年09期

7 朱忠元;;论明清主导文学风貌的世俗性与生产体制之关系[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8年02期

8 张钟;当代文学的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9 庞洁;;“五月女王”的欢颜悲歌[J];美文(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隋秀玲;;从“二十四友”看西晋文化精神和文学风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鑫;;纵论地域文化与精神特征研讨北京现当代文学风貌[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大先;当下少数民族文学风貌的清晰呈现[N];文艺报;2012年

2 陈平原;城市文本的旅游手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覃小琼;晚明祭亲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学福;《学习生活》之文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3 赖晓东;暮色中的喧嚣与狂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左永明;明代嘉兴府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24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224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