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盗墓题材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22:01

  本文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盗墓题材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网络媒介的兴起,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开始在中国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大行其道。在其影响下的中国文学从万众瞩目的中心转向社会生活的边缘,呈现出产业化和类型化的特点,盗墓题材小说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的大背景下,对盗墓题材小说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加深对于在年轻的读者群中有着广泛影响的盗墓题材小说的认识和理解。第一章通过解读盗墓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了盗墓小说的兴起之路。其中,时代背景主要表现在消费文化的出现和网络媒介的兴起。文化背景表现在神话传说、民间文化、宗教鬼神信仰、古代笔记小说中的盗墓叙事、好莱坞电影、各领域专业知识等方面。第二章利用普罗普结构叙事理论,对盗墓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选取多部有代表性的盗墓题材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概括得出16个基本功能项,试图寻找出其叙事结构中蕴含的意义。由这16个功能项构成的叙事模式可以归纳成四个叙事阶段:一、盗墓之前的准备;二、寻墓;三、墓中的冒险之旅;四、出墓: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第三章从美学角度对盗墓小说的语言、写作特色进行分析,反映了它在消费文化语境下,表现出的大众的娱乐性的精神诉求,并揭示了盗墓小说的优点和缺陷。当然,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关于盗墓小说的研究出现,以规范作者的创作活动,拓展小说的发展空间,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关键词】:盗墓小说 消费文化 叙事模式 审美建构 类型小说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第一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盗墓小说的兴起14-30
  • 第一节 时代背景14-20
  • 一、消费文化14-16
  • 二、网络媒介16-20
  • 第二节 文化背景20-30
  • 一、古代神话传说20-21
  • 二、民间文化21-22
  • 三、宗教22-23
  • 四、古代笔记小说23-26
  • 五、好莱坞电影26-27
  • 六、各领域专业知识27-30
  • 第二章 盗墓小说的叙事模式30-39
  • 第一节 盗墓之前的准备30-32
  • 第二节 寻墓32-33
  • 第三节 墓中的冒险之旅33-37
  • 第四节 出墓: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37-39
  • 第三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盗墓小说的审美建构39-52
  • 第一节 语言39-46
  • 一、形式创新39-43
  • 二、风格幽默轻松43-46
  • 第二节 虚与实的结合46-47
  • 第三节 同人作品和系列作品47-48
  • 第四节 复制拼贴48-52
  • 一、复制48-50
  • 二、拼贴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8
  • 作者简介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越;小说叙事方式的综合态势[J];浙江学刊;2001年01期

2 付晓静;一篇动人的小说[J];写作;2003年21期

3 严蓓雯;;绘本小说:一种新的文学形式[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4 边勋;;论小说与电影叙事艺术的要素差异[J];电影文学;2008年12期

5 林舟;;招魂的写作——对叶弥近年小说的一种读解[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3期

6 梁冀;;小说环境再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7 胡功胜;;图像霸权时代的小说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冰;;论“耽美”小说的几个主题[J];文学评论;2012年05期

9 玉旖旎;;新颖、独特、奇妙、精湛——读《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有感[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10 黄昌林;小说叙事:规定性与随机性[J];当代文坛;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徐德明;;都市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小说(论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世君;;中西小说叙事的时空意识[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7 陈力君;;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十七年”小说中的“引路人”形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卢卫中;刘玉华;;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星虎;;贵州小说叙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达[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子林;消费时代的小说创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世文;《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出版[N];文艺报;2006年

3 张庆国;异军突起的临沧小说[N];云南日报;2010年

4 曹蕙;小说的细节之美[N];文艺报;2012年

5 作家 墨白 青年评论家 孙青瑜;小说叙事与阅读的差异性[N];文学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金涛;小说叙事,,别丢了“根性”[N];中国艺术报;2013年

7 傅逸尘;小说的生活质感与存在焦虑[N];文艺报;2013年

8 见习记者 王思齐;袁筱一:小说负责质疑[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9 杨扬;“教授小说”与城市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4年

10 ;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研讨会发言摘要[N];青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瑶;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一军;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易华;小说叙事动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6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7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璇晖;论张翎小说的家庭伦理叙N奫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陆邹;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及文化内涵[D];西南大学;2015年

3 潘楹;高中小说教学的误区和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锦媛;基于高考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D];苏州大学;2015年

5 胡力尹;互文性与愉悦体验:知情阅听人对小说改编剧的阅听经验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15年

6 万鹏;残雪小说中的“暗夜”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7 宋国兵;“90后”小说文本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8 卢婷;《密室中的旅行》的元小说策略及其主题意义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屈兰;论张翎小说的女性叙事[D];南昌大学;2015年

10 鲍磊;论《追风筝的人》的叙事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盗墓题材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5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