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东西小说的主题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13 23:44
【摘要】:东西的小说创作题材同其本人的生活经历一样,经过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变迁,再加上东西在其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重新审视对历史及现实的认识,由此使得他的小说世界不断扩大,也引发了东西小说创作的主题变化。这种变化既主要体现为一种创新,也不乏对同一主题的反复开掘。笔者在小说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生活经历,探讨东西小说创作的主题变化的种种表现和原因。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针对目前学术界对东西小说的研究情况作文献综述,并对选题的缘由及写作思路进行简单地概括。第一章展现东西早期乡土小说中的地方与风土,从地理空间、风土人情二个方面进行梳理,从而将东西笔下的乡村世界的特点勾勒出来。第二章分析东西小说创作主题的第一次变化,从乡村到城市,生活空间的位移使得他小说的焦点开始转向了城市。像是一名外科医生,他把城市里的种种社会病症暴露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三章讨论东西小说创作主题的第二次变化,在这个时期,东西淡化了城乡的叙事背景,把写作焦点投向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开启了心灵的探索。总体来说,东西早期小说更关心人类生活的文化层面,后来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社会层面,而近期则试图深入人的精神层面。结语部分则对东西小说创作主题变化的表现及原因进行简单的归纳及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彬;女作家小说中叙事距离的模糊性[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2 刘伟林;;坚硬的事物与生存的经验——对安然小说的一种解读[J];创作评谭;2003年05期

3 李祖德;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4期

4 陈慧娟;近年“文革”题材小说的叙事转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5 耿占春;叙事:从神话到小说[J];人文杂志;2005年02期

6 徐张杰;;当前小说“求缺”刍议[J];理论月刊;2006年08期

7 李建军;;祝福感与小说的伦理境界[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8 王智勇;刘建惠;;“破镜重圆”的“情”与“伤”——简评笛安的小说创作[J];创作评谭;2007年06期

9 肖敏;;文革小说的神谕话语功能[J];文学前沿;2008年02期

10 易晓艳;;《色戒》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比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向明;;民间信仰与中国小说叙事的近代演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赵炎秋;;诗歌叙事与小说叙事(提纲)[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斯炎伟;;从“重意义的故事”到“重意味的形式”——论新时期以来小说的叙事革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李洲良;;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徐德明;;都市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小说(论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世君;;中西小说叙事的时空意识[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7 陈力君;;国家意志的叙事焦虑——解读“十七年”小说中的“引路人”形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8 卢卫中;刘玉华;;试析概念转喻在小说叙事和理解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明彦;;周文小说创作的意识维度[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星虎;;贵州小说叙事的民族民间文化表达[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卓小说集《麝香之爱》研讨会发言摘要[N];青海日报;2008年

2 吴长青;小说叙事的边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贾娜 刘洋;我关心的是小说的趣味[N];检察日报;2013年

4 王达敏;文学边缘化之后的安徽小说[N];安徽日报;2003年

5 本版编辑邋陈建功 雷达 李建军 蒋子龙 吴秉杰 滕云 何西来 木弓 夏康达 孟繁华 施战军 白烨 王干 牛玉秋 藏策;“王松小说创作研讨会”发言摘要[N];文艺报;2008年

6 邓毅;小说叙事与民间原生态呈现[N];文艺报;2012年

7 饶翔;作为美学空间的小城镇——对张楚小说的一种解读[N];文艺报;2013年

8 陈骏涛 马相武;现实主义仍将是小说创作的主潮[N];文艺报;2005年

9 徐德明;“乡下人进城”小说的生命图景[N];文艺报;2006年

10 朱霄华;叙事的艺术[N];云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一军;农民工小说叙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易华;小说叙事动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4 崔颖;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D];山东大学;2008年

5 金月淑;韩国新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6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带兄;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可可;知青小说叙事的演变及其背后[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永明;士者何为[D];武汉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庆锴;林语堂小说叙事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光宝;“十七年”小说中的身体书写[D];河北大学;2011年

3 邵振玲;“十七年”农村现实题材小说的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龙建平;反腐小说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红霞;新时期蒙古族小说叙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刁栋林;论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说叙事中的“空间”[D];暨南大学;2006年

7 刘艳;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的小说叙事批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钟钛申;陶然小说中“南来身份”与“香港身份”的双重变奏[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韩冰;论八九十年代小说的电视剧改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敏;乡土移民小说的苦难叙事[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4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54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a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