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李善注征引《尚书》文献辑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群;超越旧“成说” 开拓新领域——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J];文学遗产;2005年02期
2 杨明;;《文选》研究的新贡献——读顾农《文选论丛》[J];博览群书;2008年10期
3 汪超;;试论两宋《文选》刊印盛况及其原因[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汪超;;论《文选》对两宋总集编纂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群栋;;《文选》五臣注价值新探[J];中州学刊;2009年04期
6 付琼;;宋人对《文选》文学标准的发难及其影响[J];学术论坛;2009年07期
7 刘群栋;;当前《文选》研究中的四大热点问题[J];求索;2010年04期
8 赵俊玲;;杨慎《文选》学成就刍议[J];许昌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江庆柏;关于宋代的几种《文选》刻本[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10 诸祖煜;;唐代扬州的《文选》学[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丁红旗;;论隋时《文选》学中心在江南的形成及其北移[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2 徐华;;《文选序》与《文选》差异问题的再审视[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C];2012年
3 李大明;;《文选》编诗“以时代相次”考辨[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赵俊玲;填补《文选》学研究空白[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顾农;隋炀帝与《文选》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演讲人 刘跃进;走近经典的途径[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黑龙江大学 刘冬颖;文体考辨[N];光明日报;2010年
5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胡旭 刘子立;旧学商量加邃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郝P仔;明代《文选》学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2 冯淑静;《文选》诠释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冯莉;《文选》赋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赵俊玲;《昭明文选》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叶黛莹;从阅读到创作的诗学历程[D];武汉大学;2011年
6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高尚;《文选》李善注引经部佚书考[D];郑州大学;2015年
2 赵亦雅;《文心雕龙》与《文选》诗歌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秀;韩愈诗歌对《文选》的接受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臧鲁敏;《文选》论体文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5 熊小敏;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6 卢迪;《文选》李善注引部分杂家文献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卢兰;《文选》序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潘思宇;《文选》表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鲁梦宇;《文选》古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张雪雨;清代《文选》赋类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54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5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