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在楚地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4:23
【摘要】:本文主要对先秦时期“诗三百”在楚国的传播状况进行研究。“诗三百”在楚国的传播分为结集前和结集后两个层面以及口耳相传、赋引传播及乐舞和画像传播三大类型。结集前,“诗三百”中的“二南”、《陈风》,有的很可能已经以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人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即为民间口耳相传阶段,也是“诗三百”在楚地传播的最早阶段。在口耳相传阶段,“诗三百”歌辞内容不占主要地位,而其歌调和朗朗上口的节奏对民间百姓而言更为容易记忆。此阶段中“诗三百”在民间不同地域传唱时,其地域特色也被加之于诗歌当中。通过对“二南”与《陈风》的某些诗章研究发现,其文本中遗留着楚语和楚物,由此可以证明“诗三百”结集前在民间楚地有过传播。结集后,“诗三百”便以固定文本的形式在楚国存在并以赋诵的方式进行传播。诗歌在被采集之后,进入周王朝,经过周太师之手得到雅化的诗歌,较之诗的节奏性,更加注重对诗义的阐发,其思想内容占据着主要地位。楚人以《诗》作为贵族学习礼乐的教材,楚成王之时楚国很有可能就有了“诗三百”的文本。贵族们习其诗义,在诸多场合引诗赋诗。通过对文献史籍中楚人用诗情况的钩稽与分析,发现楚人对《雅》《颂》极为重视,《风》诗虽在楚国贵族有传播,但只是在楚人内部的少量运用。楚人通过对《雅》《颂》的运用,既体现楚贵族通过学习礼乐文化期望得到中原国家认同的民族心理,又表现出楚人的政治思想中注重取信于民的特点。楚人引申传诗重民的倾向性又与在楚地流传的《诗》学典籍所表现的思想一脉相承。通过楚人对《风》诗应用的分析并且借助对出土文献《采风曲目》和《孔子诗论》的研究,发现楚人对男女自然真情的欣赏,很少用伦理道德进行约束。第三种传播类型乃是结集后楚贵族燕享时乐舞与图画的传播,楚人对“诗三百”付诸于乐舞传播时,以礼乐之乐、娱人之乐和歆神之乐三大乐舞方式进行传播。尤其通过对“大武戚”中舞图的研究,可以看出楚人在运用大武舞作为祭祀娱神的乐舞,其仪式具有巫祭的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恒舒;;《诗经》简称《诗》?[J];语文月刊;2017年02期
2 刘东丰;也说“诗三百”[J];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06期
3 李颖;;“诗三百”到底多少篇它们真被孔子删过吗?[J];金秋;2016年24期
4 张归燕;;最是三百情味长[J];少男少女;2016年22期
5 简Z
本文编号:2765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6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