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明清神魔小说中“帝王师”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21:35
【摘要】:“帝王师”,指的是士人的一种双重身份:既是君主的臣下,又是君主的导师,着重强调的是后一种身份。“帝王师”形象是指以“帝王师”为主要特点形成的一类人物形象,具有敏锐的政治目光和超现实神奇能力,与君主之间关系融洽,寄予了封建时代文士的政治理想。明清两朝五百余年,涌现出大量的“帝王师”形象,尤其是罗贯中《三国演义》塑造出的以“帝王师”为特点的“诸葛范型”后,出现了一批类似的人物形象,成为明清小说史上独特的风景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儒道思想与文化传统的影响,明清神魔小说中“帝王师”形象特点鲜明,内涵丰富。论文以明清神魔小说为研究文本,以《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女仙外史》中的吕师贞、《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草木春秋演义》中的决明子、《孙庞演义》中的孙膑、《宋太祖三下南唐》中的苗从善、《说唐三传》中的徐茂公等七个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主题学、形象学等相关知识,对“帝王师”所呈现的特点与文化内涵作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就明清神魔小说中“帝王师”形象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与方法进行探讨。第二章为明清神魔小说“帝王师”形象概说,主要是对“帝王师”的概念界定、“帝王师”形象的发展概况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论述。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章节,主要探讨明清神魔小说中“帝王师”形象的特点与内涵:从忠心为主、谋略过人、沉着冷静、胸襟开阔、淡泊名利、渐染世俗等六个方面对“帝王师”的形象特点进行分析;从“内圣外王”“以道守身”邪不胜正因果报应等方面对“帝王师”形象的内涵进行阐释。第四章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阐释了“帝王师”形象塑造的手法。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高度概括全篇。作为明清小说人物形象中独特的一类,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帝王师”形象展现了中国士人的政治理想,蕴含丰富的儒道文化内涵。对明清神魔小说中“帝王师”形象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明清神魔小说的研究成果,推进学界对明清神魔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认识,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建武;孟华;;试论《封神演义》的“重复”与“反重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2 刘彦彦;;《封神演义》研究综述[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李建武;;试论《封神演义》的象征叙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曲晓红;;《封神演义》研究综述[J];铜陵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杨旺生;“儒家超人”文素臣——神话建构及消解[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纪德君;“诸葛亮”式系列军师形象的文化意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悠罗;张良故事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4年

2 李银贞;从中国三部小说看中国江湖文化[D];山东大学;2013年

3 贯井 正;《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形象生成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婷;《草木春秋演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寰;论《封神演义》的宗教文化及艺术表现[D];渤海大学;2015年

3 娄红岩;明清神魔小说中的道士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4 王鹏程;明清小说草莽英雄形象系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大印;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流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瑜;《说唐演义全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陶哲诚;元明清白话小说中军师术士化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勇;《野叟曝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连勇;叙事写人:明清小说美学中的人物塑造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93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3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