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诗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09-04 07:09
晚清以来,时代的剧变引发了文学界的巨变。在“经世致用”学说的影响下,晚清文人开始有意识地寻求创作上的改变。龚自珍、魏源等人纷纷将“经世致用”之理念加入到诗歌创作中,强调诗歌创作对于现实的反映。而作为诗人的黄遵宪对于诗歌创作有意识的“创新”,不仅因为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还源于其对诗歌发展流弊之认识。黄遵宪自其早年便意识到晚清以来诗坛一味拟古的风气和言文分离的创作问题。故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等重要主张。黄遵宪曾作为使臣出使欧美诸国,然而其诗歌上的成就却更加耀眼。他早年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主张,要求在合理取法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做到题材上的广博,内容上的充实和情感上的真实。他的诗论和创作与当时诗坛的宋诗派等诗歌流派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界关于黄遵宪的研究至今日已经较为完备。自梁启超起,陆续有人对其生平进行考证,对其著作进行收集和整理。后人对于其主要著作《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和《日本杂事诗》皆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诗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诗论中的“创新性”和其对“诗界革命”影响的探讨。而实际上,黄遵宪早期提出的“我手写我口”的主张及其采辑民歌等举动,虽与当时诗坛的主流不同,最初却并不曾含有所谓“诗界革命”的自觉。他关于诗歌的理论和创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其出使的经历中得到丰富,又在与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探讨中得到发展。以往研究多关注黄遵宪诗歌对于梁启超“诗界革命”和胡适“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对其诗歌的发展特征却缺乏论述。事实上,黄遵宪与梁启超是相互影响的,黄遵宪后期能够“自觉”地进行诗歌创作上的革新,甚至开始创作“新体诗”,与梁启超新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同时,黄遵宪的诗论和创作是在对前人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继承的结果,“我手写我口”等理论在前人的理论中皆可找到源头,不可割裂来看。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以黄遵宪的创作情况为线索,对其生平及著作进行梳理。第二章则对黄遵宪的主要诗学理论进行分析,并说明其与古代诗学传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论述黄遵宪诗歌创作上的继承与创新。第四章对黄遵宪诗学理论与创作之间的联系及影响进行评析。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2
本文编号:2812023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治华;李小燕;;黄遵宪诗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J];惠州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2 冯广艺;王赛珈;;七言近体诗对句中的AA式叠字[J];汉语学报;2016年04期
3 陆楠楠;;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新乐府”问题考论[J];鸡西大学学报;2016年09期
4 解玉峰;;汉唐“乐府诗”辨证[J];文学遗产;2016年04期
5 蒋德平;;从楚简新出字的“同字异词”看《说文解字》中的“重出字”[J];辞书研究;2016年03期
6 吴相洲;;乐府相关概念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李玲;;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在现代的接受与影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08期
8 邓国琴;;黄遵宪日本诗的改革创新思想[J];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卞波;;试论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周晓平;;学术与诗歌的现代融合——黄遵宪“经世致用”与“诗歌之用”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姝姝;黄遵宪出境游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燕萍;严羽《沧浪诗话》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2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1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