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金代词人对苏轼词学思想的接受

发布时间:2020-11-05 11:17
   苏轼不仅是宋代的重要文人,同时对于金代文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金词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金代词人如金前期的蔡松年,中期的赵秉文,以及后期的元好问等人都对苏轼的词学思想有着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承继。对金代词人对苏轼词学思想的接受,旨在以金代词人的具体创作为出发点,以金代的历史及文学史走向为经纬,对苏轼和金词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还原,从而为体察和分析金词的艺术特色提供参考。第一章探讨的是金人接受苏轼词学思想的背景及原因。“苏学北行”是金人学习苏词的大背景。金人在形成本国文化的过程中,对北宋进行了多方面的继承,其中就包括在各种主客观因素下对苏轼较为全面的肯定。在文学上,苏轼的诗词文都是金人推崇和认定的对象,此外,苏轼的人生遭遇,哲思体悟等更是能获得金初仕金宋儒的认同。金人尚苏,还与当时的政治取向,历史背景和北方的文学传统有着密切关系。金国统治者为了获得统治的合法性而褒崇元祐,与北宋崇尚新党相反。北地频繁的战争也打破了原有的承平局面,使人们更关注人生、社会,苏学中注重实用的部分受到重视。北方文学传统与南方文学传统不同,其自然健朗、浑厚贞刚的特质与苏轼的文人词传统相通,这是金代词人接受苏轼词学思想的大背景。第二章则从本体论的角度来对金代词人接受苏轼词学思想的境况进行讨论。从本体论来说,苏轼有着较为明确的诗词同质的观点,这是苏轼对词史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苏轼的观点为词体文学提供了新的,属于文人士大夫的抒情范式,改变了唐五代北宋以来的传统词风,“破体以尊体”,强调词的主体抒情性,把词变为一种独特的抒情诗。金代词人也恰恰沿革了苏轼词学中的“破体”,在“尊体”的路径选择上与同时的南宋词坛不同,并且逐渐形成了词体文学中的“北派风格”。虽然金代词人在继承苏轼的词学传统的时候,其词作与词学理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但对苏轼“破体以尊体”的词学路径始终坚持如一,并且还有所深化。第三章则从创作论的角度,以金代词人在金代前、中、后期的更替为线索,分析金代词人在接受苏轼词学思想后的具体实践。苏轼有着“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这为金代词人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作范式,并且,金人对于苏诗,也景行仰止,有着较为主动的学习和模仿。这也就导致了在对境界和题材的扩展上,在题序和典故的使用上,乃至在化用前人,包括东坡本人之句上,金人都表现出来了明确的以苏为标杆,以“以诗为词”为创作圭臬的倾向。这种对“以诗为词”的遵从,直接促进了金词中部分佳作上品的诞生,也使金词和南宋词一起,共同成为了其时文学生态中的两朵奇葩。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金人接受苏轼词学思想的背景及原因
    第一节 “苏学北行”:金人接受苏轼词学思想之背景
    第二节 金人接受苏轼词学思想原因
第二章 从本体论角度来看金代词人对苏轼词学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苏轼的“诗词同质”词学本体论
    第二节 金人对诗词同质论的接受
    第三节 金人对诗词同质论的深化
第三章 从创作论角度来看金代词人对苏轼词学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苏轼的“以诗为词”词学创作论
    第二节 金人的“以诗为词”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梅仙;;“苏学盛于北”与金词的发展历程[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刘扬忠;;东坡词传播与接受简史[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0期

3 许伯卿;;金元词体诗化理论发皇[J];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03期

4 王昊;;金宋间词体文学双向传播舆接受考论[J];词学;2011年01期

5 许鹤;;王寂生平与思想考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昊;;论金词与元词的异质性——兼析“词衰于元”传统命题[J];文学遗产;2011年02期

7 张明星;;金代词家蔡松年词刍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昊;;雅正与尊情:元好问词学思想的内在张力及其意蕴[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9期

9 王昊;;金词分期问题刍议(上篇)[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王昊;论宋人词体观念的建构[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艺;金代词人群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琳;金宋文学:传承、交流与融合[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周敏;金代苏轼诗词的传播方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胡梅仙;金代大定、明昌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杨蓉;论东坡词在宋金元的传播与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蓉;论《滹南诗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殿方;苏轼词接受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71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1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