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鲁迅晚年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预感与忧思

发布时间:2020-11-06 06:20
   "九一八"之后,鲁迅便经常或直接或间接地谈论抗日救亡问题。鲁迅预感到日本必不会仅仅以侵占东北为满足,必定欲将整个中国置于其铁蹄之下.;而鲁迅同时预感到,日本人侵占中国后,必定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以达到在精神上愚弄、麻醉中国人的目的,而中国人的奴性则将进一步加剧。鲁迅为此忧虑不已。鲁迅晚年时时谈及金元和"满清"这历史上两次奴于"异族"的情形,就是为了警醒国人。鲁迅晚年更有一种"明末情结",因而谈及明末的文字特别多。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明末社会的腐败、黑暗和剿杀清流,正是导致亡国于"满清"的根本原因,而现实又与明末极其相似。总之,"九一八"之后,鲁迅是十分关注日本侵华问题的,是时刻顾念着国家的安危的。
【文章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正;;关于《〈准风月谈〉后记的两页弃稿》[J];现代中文学刊;2020年02期

2 王尔龄;;不悔且又不改旧作[J];上海鲁迅研究;2015年04期

3 宋声泉;;鲁迅译《造人术》刊载时间新探——兼及新版《鲁迅全集》的相关讹误[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5期

4 程振兴;;1938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以序言为中心的考察[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12期

5 ;《鲁迅全集》(编年版)、《鲁迅科学论著集》出版[J];新文学史料;2014年02期

6 刘运峰;鲁迅、茅盾致红军信及其他——就《鲁迅全集》增补问题与陈福康、王锡荣先生商榷[J];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09期

7 侯桂新;;《鲁迅全集》中的梁启超形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12期

8 谢永兴;;《鲁迅全集》书信部分的几处错误——《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鲁迅卷1—5)》校后记[J];绍兴鲁迅研究;2018年00期

9 周楠本;;一封不应该收入《鲁迅全集》的信[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3期

10 盖琛;;从《野草》看鲁迅的精神苦闷[J];参花(下);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双泉;传承、颠覆与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涂昕;从“博物学”看鲁迅[D];南京大学;2014年

3 代廷杰;探索“探索者”[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朱康;别求新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颖;都市语境与鲁迅上海创作的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闫宁;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文军;新时期“非鲁”思潮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蔡洞峰;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D];苏州大学;2017年

10 任慧群;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林巧;从“横站”回归独行[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2 柏朝霞;《两地书》论稿[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沈钊亮;后设思维下的主体世界[D];汕头大学;2008年

4 李梓;论鲁迅的诗歌创作[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莉萍;恐怖:鲁迅小说的内在质素[D];苏州大学;2010年

6 姚秀锋;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李玉兰;鲁迅神话研究刍议[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8 衡相锦;晚年鲁迅文本中的死亡意识[D];苏州大学;2008年

9 黄宁;鲁迅和林语堂:关于1930年代的小品文论争[D];青岛大学;2009年

10 荆亚平;探寻 嬗变 新生[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72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2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