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女性小说中的都市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3 17:39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无不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在全球化、信息化、娱乐化、市场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显现出多元共生的局面,而女性作家也在新世纪的浪潮中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势头。都市作为现代性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新兴的文学观念、生活方式和美学范式,让许多女性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进都市书写中,在都市这一片复杂的文化场域描摹现实人生,刻画不同阶层的生活,展现新时代的人文精神。本文截取新世纪女性小说中的都市书写这一层面,结合比较典型的女性作家作品,对其中所展现出的都市景观、都市生活、都市文化精神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关注都市中不同女性群体的生存境遇,深入挖掘都市文化精神。由此以期找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洪流中,以女性视角进行都市书写的意义,反思其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探析新世纪女性小说对时代、社会、人性的真实思考和真切关怀。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二、研究意义和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纲要
第一章 城市的背景:都市景观书写
第一节 生产景观:写字楼、大厦
第二节 消费景观:发廊、咖啡馆、酒吧
第三节 生活景观:厨房、卧室
第二章 现实的描摹:都市生活书写
第一节 欲望:物质的膨胀与身体的狂欢
第二节 世俗: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
第三节 苦难:底层生存的沉重聚焦
第三章 内在的深入:都市文化精神书写
第一节 城市历史与文化记忆的耦合
第二节 女性形象与都市精神的同构
第三节 都市的异化与人性人情的迷失
第四章 都市书写的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启示:现代性的思考与人文的关怀
第二节 反思:经验的固化与理性的悬置
第三节 展望:都市书写的传承与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事件”的发生[J]. 雷鸣.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2)
[2]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金寿福. 外国语文. 2017(02)
[3]肉身与城市:身体意象的城市美学[J]. 许心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4]西美尔对现代都市精神生活的诊断[J]. 蒋逸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5]新世纪文学的“思想能力”问题[J]. 王光东. 文艺争鸣. 2009(06)
[6]都市文化研究:世界视野与当代意义[J]. 孙逊. 文学评论. 2007(03)
[7]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 单霁翔. 文艺研究. 2007(05)
[8]论“新世纪文学”——我为什么主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J]. 雷达. 文艺争鸣. 2007(02)
[9]城市与小说[J]. 王安忆. 文学评论. 2006(05)
[10]“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J]. 雷达,任东华. 文艺争鸣. 2006(04)
博士论文
[1]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D]. 解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都市意象的女性主义书写[D]. 刘贺娟.辽宁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方方小说中的武汉城市书写[D]. 邹嘉曼.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新世纪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研究[D]. 刘丁榕.陕西理工学院 2016
[3]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女性文学[D]. 黄瑞娇.河北大学 2015
[4]都市意象与女性人生的两种诠释[D]. 郑雪.湖南科技大学 2012
[5]1990年代新生代作家的都市书写[D]. 孙娟.辽宁大学 2011
[6]新世纪女性小说论[D]. 龙咏熹.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5286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二、研究意义和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纲要
第一章 城市的背景:都市景观书写
第一节 生产景观:写字楼、大厦
第二节 消费景观:发廊、咖啡馆、酒吧
第三节 生活景观:厨房、卧室
第二章 现实的描摹:都市生活书写
第一节 欲望:物质的膨胀与身体的狂欢
第二节 世俗: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
第三节 苦难:底层生存的沉重聚焦
第三章 内在的深入:都市文化精神书写
第一节 城市历史与文化记忆的耦合
第二节 女性形象与都市精神的同构
第三节 都市的异化与人性人情的迷失
第四章 都市书写的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启示:现代性的思考与人文的关怀
第二节 反思:经验的固化与理性的悬置
第三节 展望:都市书写的传承与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与“文学事件”的发生[J]. 雷鸣.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2)
[2]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金寿福. 外国语文. 2017(02)
[3]肉身与城市:身体意象的城市美学[J]. 许心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4]西美尔对现代都市精神生活的诊断[J]. 蒋逸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5]新世纪文学的“思想能力”问题[J]. 王光东. 文艺争鸣. 2009(06)
[6]都市文化研究:世界视野与当代意义[J]. 孙逊. 文学评论. 2007(03)
[7]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J]. 单霁翔. 文艺研究. 2007(05)
[8]论“新世纪文学”——我为什么主张“新世纪文学”的提法[J]. 雷达. 文艺争鸣. 2007(02)
[9]城市与小说[J]. 王安忆. 文学评论. 2006(05)
[10]“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J]. 雷达,任东华. 文艺争鸣. 2006(04)
博士论文
[1]新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D]. 解葳.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都市意象的女性主义书写[D]. 刘贺娟.辽宁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方方小说中的武汉城市书写[D]. 邹嘉曼.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新世纪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研究[D]. 刘丁榕.陕西理工学院 2016
[3]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女性文学[D]. 黄瑞娇.河北大学 2015
[4]都市意象与女性人生的两种诠释[D]. 郑雪.湖南科技大学 2012
[5]1990年代新生代作家的都市书写[D]. 孙娟.辽宁大学 2011
[6]新世纪女性小说论[D]. 龙咏熹.湖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75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7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