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70后”作家的流浪书写
发布时间:2021-01-23 15:35
对“流浪”题材的书写,中西文学一直未曾间断。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20世纪八十年代初见端倪,进入21世纪后,对流浪的书写更是蔚然成观。不同于“50后”与“60后”作家流浪书写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的光辉与民族文化之根的追寻,“70后”作家笔下的流浪书写,表征着浓郁的对个体精神境遇的思考。综观70后作家的流浪书写,就流浪的行为方式、特定人群及对世界的认知而言,流浪的基本形态有三种:一是漫游式流浪,即在都市中漫游的孤独者;二是逃避式流浪,为摆脱某种精神困境而追寻超脱之路。三是出走式流浪,是指不满足固有生存状态,欲获得新的陌生化体验出走,谓之革故鼎新的自救。70后作家小说的流浪书写,言说的是70后一代人的生存困惑与精神漂泊。首先,表现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内蕴着人生的存在之思。其次,现实的无聊、单向度,引致不少人呈露出对庸常生活的逃避,都市中产阶层人群在金钱与精神中亦不断彷徨,流浪成为了他们的出路。最后,知识分子出于对自我生存现状的焦虑,他们亦自我放逐,或陷入身份认同的迷惘,或在绝望中反抗压抑。70后作家小说的流浪书写,呈现诸多美学新质,较之从前作家对流浪的叙述更为别致。叙事...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文所指“流浪”之内涵厘定
2 “70后”作家的界定及选题缘由
3 研究现状述评
4 创新点:70后作家研究的新路向
第一章 反抗之路:流浪”的几种姿态
1.1 漫游式流浪:大街上的孤独者
1.2 逃避式流浪:追寻超脱之路
1.3 出走式流浪:革故鼎新的自救
第二章 精神之惑:一代人的经验与言说
2.1 自由、自我与存在之思
2.1.1 追求心灵自由
2.1.2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2.2 现实难以承受之轻的无路之路
2.2.1 逃避庸常
2.2.2 中产阶层的精神惶惑
2.3 知识分子生存焦虑
2.3.1 自我放逐的忧思
2.3.2 身份认同的迷惘
2.3.3 对压抑的反抗
第三章 叙述的别致:“流浪”审美的新探索
3.1 碎片化的叙事时空
3.2 先锋的续航:历史祛魅与奇幻化书写
3.2.1 戏说历史:潜文本的位移
3.2.2 奇幻化叙事
3.3 随意转换的叙事视角
3.3.1 双层叙事
3.3.2 多重交错的叙事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逃离”抵达经验深处——论鲁敏《奔月》兼及“70后”写作[J]. 李强. 长江文艺评论. 2018(06)
[2]黄咏梅:都市生活的漫游者与勘探者[J]. 欧阳光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5)
[3]隐性的起承转合——《在乡下》之叙事时间策略[J]. 张坤.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9)
[4]“生活在别处”——论70后小说的“逃离”母题[J]. 邓芳宁. 扬子江评论. 2018(04)
[5]时间维度下现代小说叙事艺术变革[J]. 王兴.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4)
[6]符号学视域下的戏仿[J]. 倪爱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7]物化问题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论卢卡奇的批判方式[J]. 崔唯航.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02)
[8]西方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主题评述[J]. 顾梅珑. 外国文学. 2017(02)
[9]漂泊于都市的流浪者——从《身体上的国境线》论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失落[J]. 宋慧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10]身份认同与文学的政治[J]. 陈永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博士论文
[1]生活世界的喧嚣[D]. 翟文铖.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百年青春档案[D]. 刘广涛.苏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70后”作家的青春书写[D]. 唐超.安徽大学 2018
[2]论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流浪情结”[D]. 胡婧媛.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3]论徐则臣小说的“出走”模式[D]. 张裕晋.山西大学 2016
[4]无根漂泊的生命体验[D]. 杨娜.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青春文学”中的行走主题研究[D]. 田蒙蒙.辽宁大学 2016
[6]路内小说成长叙事论[D]. 蒋励.广西民族大学 2014
[7]新世纪以来70后“美女作家”的创作提升[D]. 刘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自我重塑的旅程[D]. 易飞.北京大学 2014
[9]“新生代”作家的“归乡叙事”模式研究[D]. 韩春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10]论盛可以小说中的女性意识[D]. 林春晓.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5466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文所指“流浪”之内涵厘定
2 “70后”作家的界定及选题缘由
3 研究现状述评
4 创新点:70后作家研究的新路向
第一章 反抗之路:流浪”的几种姿态
1.1 漫游式流浪:大街上的孤独者
1.2 逃避式流浪:追寻超脱之路
1.3 出走式流浪:革故鼎新的自救
第二章 精神之惑:一代人的经验与言说
2.1 自由、自我与存在之思
2.1.1 追求心灵自由
2.1.2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2.2 现实难以承受之轻的无路之路
2.2.1 逃避庸常
2.2.2 中产阶层的精神惶惑
2.3 知识分子生存焦虑
2.3.1 自我放逐的忧思
2.3.2 身份认同的迷惘
2.3.3 对压抑的反抗
第三章 叙述的别致:“流浪”审美的新探索
3.1 碎片化的叙事时空
3.2 先锋的续航:历史祛魅与奇幻化书写
3.2.1 戏说历史:潜文本的位移
3.2.2 奇幻化叙事
3.3 随意转换的叙事视角
3.3.1 双层叙事
3.3.2 多重交错的叙事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逃离”抵达经验深处——论鲁敏《奔月》兼及“70后”写作[J]. 李强. 长江文艺评论. 2018(06)
[2]黄咏梅:都市生活的漫游者与勘探者[J]. 欧阳光明.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5)
[3]隐性的起承转合——《在乡下》之叙事时间策略[J]. 张坤.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9)
[4]“生活在别处”——论70后小说的“逃离”母题[J]. 邓芳宁. 扬子江评论. 2018(04)
[5]时间维度下现代小说叙事艺术变革[J]. 王兴. 江西社会科学. 2018(04)
[6]符号学视域下的戏仿[J]. 倪爱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7]物化问题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内在矛盾:论卢卡奇的批判方式[J]. 崔唯航.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7(02)
[8]西方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主题评述[J]. 顾梅珑. 外国文学. 2017(02)
[9]漂泊于都市的流浪者——从《身体上的国境线》论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失落[J]. 宋慧娟.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10]身份认同与文学的政治[J]. 陈永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博士论文
[1]生活世界的喧嚣[D]. 翟文铖.山东师范大学 2007
[2]百年青春档案[D]. 刘广涛.苏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70后”作家的青春书写[D]. 唐超.安徽大学 2018
[2]论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流浪情结”[D]. 胡婧媛.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3]论徐则臣小说的“出走”模式[D]. 张裕晋.山西大学 2016
[4]无根漂泊的生命体验[D]. 杨娜.沈阳师范大学 2016
[5]“青春文学”中的行走主题研究[D]. 田蒙蒙.辽宁大学 2016
[6]路内小说成长叙事论[D]. 蒋励.广西民族大学 2014
[7]新世纪以来70后“美女作家”的创作提升[D]. 刘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自我重塑的旅程[D]. 易飞.北京大学 2014
[9]“新生代”作家的“归乡叙事”模式研究[D]. 韩春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10]论盛可以小说中的女性意识[D]. 林春晓.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95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9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