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全面抗战时期萧红小说中的苦难书写

发布时间:2021-01-26 13:28
  萧红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个性和写作风格的作家,对苦难有着深切的体验与细致的观察。萧红在创作中始终将苦难这一元素贯穿于她的小说中,因此在她的小说中出现了很多苦难的人物形象,全面抗战时期萧红在小说中对战时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苦难书写更是表现得入木三分。萧红是一个擅长于写苦难的作家,身处于战争的洪流中,她对战争有着深切体验,对于战时苦难的书写有其独特性。萧红抓住战时日常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进行书写,将战时日常生活中的老人、小孩和女性所经历的苦难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萧红在书写苦难的过程中,对于苦难的书写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全面抗战之前侧重于封建专制压迫的苦难,全面抗战时期侧重战争的灾难造成的苦难的叙述;同时对于苦难的中人物的书写方式也从全面抗战前注重外在的描述到全面抗战时期注重内心的刻画。对萧红全面抗战时期创作的小说进行解读的过程中,通过小说中人物苦难命运的叙述,探析造成人们战时日常生活中苦难的根源是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揭示了在日寇铁蹄之下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愤恨,激励民众奋起抗战;与此同时,对苦难的书写呈现出聚焦国民性,关注国民精神的重建的层面;战时萧红小说的苦难也流露出悲凉与温...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苦难书写与萧红的小说创作
    (一) 战争与苦难
    (二) 萧红的战争苦难体验
    (三) 萧红小说中的苦难意识
二 战时萧红小说苦难书写的人物群像
    (一) 战时日常生活中的老人
    (二) 战时日常生活中的女性
    (三) 战时日常生活中的儿童
三 萧红小说创作中苦难书写的嬗变
    (一) 从封建专制压迫的苦难到战争造成的苦难
        1. 全面抗战以前:封建专制压迫的苦难
        2. 全面抗战时期:战争的灾难造成的苦难
    (二) 从外在描述到内心的刻画的苦难
        1. 全面抗战以前:外在描述的苦难
        2. 全面抗战时期:内心刻画的苦难
四 战时萧红小说创作中苦难书写的价值
    (一) 揭示苦难,激励抗战
    (二) 聚焦国民性,关注民族精神的重建
    (三) 苦难书写的悲凉与温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萧红小说中的日常经验书写——从《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到《马伯乐》[J]. 唐小林.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9(01)
[2]论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反刍[J]. 张谦芬.  社会科学. 2017(07)
[3]“我的人物比我高”——由萧红与鲁迅对待小说人物的异同谈起[J]. 张瑞英.  鲁迅研究月刊. 2015(09)
[4]惨烈凋零的花朵:论萧红苦难叙事中的女性书写[J]. 马艳.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08)
[5]场域视阈下的萧红乡土小说[J]. 葛延峰,刘彪.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3)
[6]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文本的独特风格[J]. 李军.  长城. 2014(10)
[7]母亲的痛楚:解读萧红小说中生育苦难的描写[J]. 韩冬玲.  成才之路. 2014(02)
[8]简析萧红作品中超越苦难的审美意蕴[J]. 金姝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9]论萧红经济生活下的受难人生[J]. 万红.  社科纵横. 2012(06)
[10]论萧红的“苦难叙述”[J]. 范庆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硕士论文
[1]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苦难叙事[D]. 陈莹.广西师范学院 2016
[2]新时期审美文化中的苦难意识研究[D]. 张景艳.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论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D]. 金自强.河南大学 2008
[4]面对“失去天空和受难的人民”[D]. 奚晓红.浙江师范大学 2007
[5]苦难与反抗[D]. 王娜.北京语言大学 2007
[6]真切与迷茫——简论萧红的苦难意识[D]. 陈武军.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01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01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