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敬”与“父子相亲”——“哪吒”背后的古今人伦
发布时间:2021-01-31 10:11
从《封神演义》到《哪吒闹海》,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的形象不断改变,其中反映出的人伦关系也发生了"古今之别"。《封神演义》更强调"父子相敬",并由之与古典政治相联通;《哪吒闹海》则突出"师"的地位,注重"师"对青年的引导;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反映出当代家庭伦理的基本样态,更强调亲子之间的"亲",追求纯粹的"爱","敬"则从家庭关系中隐去。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天命与父子:家内家外的秩序
二、师与父:师的高扬和父的沉沦
三、人伦化魔:敬的退位与亲的突出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朱子思想中的“鬼神与祭祀”[J]. 赵金刚. 世界宗教研究. 2017(06)
[2]家与人伦关系[J]. 甘阳,张祥龙,吴飞. 读书. 2017(11)
[3]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J]. 张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本文编号:3010663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天命与父子:家内家外的秩序
二、师与父:师的高扬和父的沉沦
三、人伦化魔:敬的退位与亲的突出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朱子思想中的“鬼神与祭祀”[J]. 赵金刚. 世界宗教研究. 2017(06)
[2]家与人伦关系[J]. 甘阳,张祥龙,吴飞. 读书. 2017(11)
[3]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封神演义》中的忠孝与武王伐纣的合法性[J]. 张晖.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本文编号:3010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1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