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两个口号”论争前夕鲁迅眼中的上海文坛与革命危机

发布时间:2021-03-10 22:22
  关于"两个口号"论争中的鲁迅,我们习惯于在周扬和胡风的对峙间寻找其位置。然而,鲁迅介入论争,是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的。对于他来说,战前的上海文坛代表着革命特别的一种形态:危机中的革命。在左联之外,与傅东华、郑振铎、茅盾等"《文学》社"同人的关系,是鲁迅形成这一判断的重要前提。对此加以钩沉,将使我们得以理解鲁迅最后一年间的种种选择,并把握鲁迅眼中那不会在"联合"中解除的革命危机。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讽刺傅东华”:《译文》停刊与“《文学》社”
二“莲姊家已散,化为傅郑所主持的大家族”
三“宽容大度”与“破坏联合”:“两个口号”论争前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译文》月刊在生活书店的出版和停刊[J]. 施晓燕.  上海鲁迅研究. 2017(04)
[2]一九三四年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回忆录[十七][J]. 茅盾.  新文学史料. 1982(04)

硕士论文
[1]1933年至1935年的中共上海中央局[D]. 张青媛.中共中央党校 2013



本文编号:3075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75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