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日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6 23:47
社日作为起源于三代,至宋盛久不衰的传统节日,受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重视,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节俗文化。本文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宋代社日诗歌,结合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本细读法对宋代社日诗歌进行研究。本文第一章对社日的发展及其文学书写进行梳理,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社日传承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节俗,内容愈加丰富。且界定宋代社日诗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量统计,并分析南北方创作社日诗歌情况不同的原因。第二章考察宋代社日诗歌中所反映出的社日节俗,包括对前代习俗的继承,如箫鼓祭神、占卜祈农、分享社肉、聚会畅饮等,还有在宋代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了妇女停针归宁、儿童忌书乞聪、观社舞社戏等新的内容。并论析丰富多彩的社日节俗的民俗功能及内涵,有祈求丰年,沟通邻里,祈多子多福、佑护生命的民俗功能。第三章分析宋代社日诗歌寄托的文人心理。社日既有祭神也有乡邻聚会的性质,特定的节俗风情和节日文化引起文人复杂的心理感受,表现为节日之思,即思家怀乡之情及年华易逝之叹;家国情怀,包含着文人的太平盛世之喜与忧国伤世之感;村居之乐,有聚会畅饮之兴及村居生活之趣。第四章对比北宋和南宋的社日诗歌,基于南宋的社...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日与宋代社日诗
1.1 社日的发展流变及其文学书写
1.1.1 先秦发源期
1.1.2 两汉魏晋传承期
1.1.3 唐宋兴盛期
1.1.4 元明清衰落期
1.2 宋代社日诗的界定及创作概况
1.2.1 宋代社日诗的界定
1.2.2 宋代社日诗的创作概况
第二章 宋代社日诗中反映的民俗及其功能
2.1 宋代社日诗中反映的民俗
2.1.1 宋代社日诗中对前代民俗的继承
2.1.2 宋代社日诗中的节俗新变
2.2 宋代社日诗体现的民俗功能
2.2.1 敬地祭神,祈求丰年
2.2.2 沟通邻里,维护团结
2.2.3 祈多子多福,祈佑护生命
第三章 宋代社日诗体现的文人心理
3.1 节日之思
3.1.1 思家怀乡之情
3.1.2 年华易逝之叹
3.2 家国情怀
3.2.1 太平气象之喜
3.2.2 忧国伤世之感
3.3 村居之乐
3.3.1 聚会畅饮之兴
3.3.2 村居生活之趣
第四章 两宋社日诗书写差异的体现
4.1 北宋社日诗书写
4.1.1 北宋社日诗歌的内容
4.1.2 北宋社日诗的艺术特征
4.2 南宋社日诗书写新变
4.2.1 南宋社日诗歌的内容新变
4.2.2 南宋社日诗歌的艺术新变
4.3 两宋社日诗书写差异的原因
4.3.1 节日功能的彰显
4.3.2 社会生活的需要
4.3.3 诗人的创作意识鲜明
第五章 宋代社日诗的个案研究
5.1 梅尧臣的社日诗歌
5.1.1 梅尧臣社日诗歌的内容
5.1.2 梅尧臣社日诗歌的书写特色
5.2 陆游的社日诗歌
5.2.1 陆游社日诗歌的内容
5.2.2 陆游社日诗歌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24172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日与宋代社日诗
1.1 社日的发展流变及其文学书写
1.1.1 先秦发源期
1.1.2 两汉魏晋传承期
1.1.3 唐宋兴盛期
1.1.4 元明清衰落期
1.2 宋代社日诗的界定及创作概况
1.2.1 宋代社日诗的界定
1.2.2 宋代社日诗的创作概况
第二章 宋代社日诗中反映的民俗及其功能
2.1 宋代社日诗中反映的民俗
2.1.1 宋代社日诗中对前代民俗的继承
2.1.2 宋代社日诗中的节俗新变
2.2 宋代社日诗体现的民俗功能
2.2.1 敬地祭神,祈求丰年
2.2.2 沟通邻里,维护团结
2.2.3 祈多子多福,祈佑护生命
第三章 宋代社日诗体现的文人心理
3.1 节日之思
3.1.1 思家怀乡之情
3.1.2 年华易逝之叹
3.2 家国情怀
3.2.1 太平气象之喜
3.2.2 忧国伤世之感
3.3 村居之乐
3.3.1 聚会畅饮之兴
3.3.2 村居生活之趣
第四章 两宋社日诗书写差异的体现
4.1 北宋社日诗书写
4.1.1 北宋社日诗歌的内容
4.1.2 北宋社日诗的艺术特征
4.2 南宋社日诗书写新变
4.2.1 南宋社日诗歌的内容新变
4.2.2 南宋社日诗歌的艺术新变
4.3 两宋社日诗书写差异的原因
4.3.1 节日功能的彰显
4.3.2 社会生活的需要
4.3.3 诗人的创作意识鲜明
第五章 宋代社日诗的个案研究
5.1 梅尧臣的社日诗歌
5.1.1 梅尧臣社日诗歌的内容
5.1.2 梅尧臣社日诗歌的书写特色
5.2 陆游的社日诗歌
5.2.1 陆游社日诗歌的内容
5.2.2 陆游社日诗歌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2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24172.html
教材专著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