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四大传说”的经典生成

发布时间:2025-03-30 00:14
   经典知识的生成并不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推导,而是客观性、主观性和偶然性接力形成的结果。"四大传说"概念的生成,经历了一个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改装,再到知识普及的复杂历程。我们将这一概念的知识生成模式归纳为一种"烟花商模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产期(1957—1962)、存储期(1963—1978)、推介期(1979—1982)、燃放期(1983)。生产期和存储期主要是上海民间文艺工作者罗永麟的个人努力;在推介期,罗永麟不断抓住机遇,三度北上,借势发力;到燃放期,最终点燃知识烟花的并不是烟花商,而是烟花用户。对于概念生产者来说,用户如何改装和使用产品,是他无法主导也难以预料的。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孟姜女故事学术讨论会”对“四大传说”概念的推广
二、线索一:罗永麟与苏浙沪《白蛇传》研究小组
三、线索二:贾芝与《民间文学》
四、相提并论的重要传说与“四大”成立的印象基础
五、“四大传说”概念的发明
六、解开罗永麟的文学史之“谜”
七、从“四大故事”到“四大传说”的转化
八、“烟花商模型”:知识生成模式的一种
    (一)生产期(1957—1962)
    (二)存储期(1963—1978)
    (三)推介期(1979—1982)
    (四)燃放期(1983)



本文编号:4037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37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