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荧光定量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6 10:13

  本文选题:淋球菌 切入点:沙眼衣原体 出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延安市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现状及其特点,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PCR)对784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NG、CT和UU核酸进行检测。结果 784例患者中,NG、CT和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43%、34.69%和30.87%,女性UU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CT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NG感染率男性虽高于女性,但无性别差异(P0.05)。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9.64%,其中CT+UU双重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20%。不同年龄感染情况显示,感染率以21~40岁年龄段最高。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CT和UU阳性检出率不尽相同,阳性患者大多年龄在青壮年时期,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对象。混合感染较为常见,临床应进行3种病原体的检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onococcus gonorrhoeae (NGN), chlamydia trachomatis (CTT) and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in urogenital tract patients in Yan'an City. Methods to detect NGCT and UU nucleic acid in genitourinary secretions of 784 patients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s of NGCT and UU were detected in 784 patien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UU in fe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s (P 0.01). The infection rate of CT in ma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s, although the infection rate in mal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s. But there was no sex difference (P 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mixed infection was 19.64. The positive rate of CT UU double infection was the highest (10.20%).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rates of NGCT and UU in patients with genito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re different. It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key objec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he mixed infection is more common and the clinical detection of three pathoge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医学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14JK1836) 延安大学青年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YDQ2013-03) 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1415)~~
【分类号】:R4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春梅;;解脲脲原体三年来药敏结果分析[J];河北医学;2006年06期

2 宋玉梅;李文竹;;兰州地区不同性别解脲脲原体检测与药敏分析[J];甘肃医药;2008年03期

3 任秀柳;鞠晓红;;解脲脲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董春雷;朱长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5期

5 胥飚,邢艳,张玉洪,陈宏础,黄天禄,马志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6 肖征,霍秀琴,王立宏;自胚囊胎膜及脐血中分离解脲脲原体二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年06期

7 张智,唐迎红,张珍;培养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脲原体[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年03期

8 韩颖,赵丽宁,朱俊英;三种检测解脲脲原体方法的比较[J];黑龙江医学;1999年10期

9 程平;解脲脲原体检验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1999年04期

10 刘春霞,孙黎;解脲脲原体在三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的对比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润华;;解脲脲原体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李文竹;宋玉梅;;兰州地区不同性别解脲脲原体检测与药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叶晓敏;陆春;;解脲脲原体生物膜与多重耐药[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4 柯丹;刁庆春;代详安;王苏平;;重庆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性监测分析[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柯丹;刁庆春;代详安;王苏平;;重庆地区解脲脲原体耐药性监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丁友法;刘五高;王艳;郑海雅;;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刘克敏;;性乱人群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胡凯;;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钧;顾建美;谢鑫友;;标本来源对解脲脲原体的检出率的影响及耐药性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蒋荩芳;;解脲脲原体敏感试验及用药建议[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静娟;解脲脲原体的多位点序列分型[D];浙江大学;2015年

2 毕恣;二聚体蝎型探针定量检测解脲脲原体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3 马晓博;耐大环内酯类药物解脲脲原体23SrRNA位点突变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白雪莹;解脲脲原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ELISA法检测解脲脲原体的建立[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9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619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