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八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生的现状调查及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3:00

  本文关键词:八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生的现状调查及配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出诊医生配置和患者就诊情况的基本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排队论模型将医生工作强度和患者候诊时间的调查结果作为计算指标,选择出较为合理的出诊医生的配置方案,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量化依据。 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和综述,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口腔科门诊出诊医生配置和患者就诊情况的基本现状,主要调查医生的基本情况、工作强度满意度和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候诊时间满意度和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等;通过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查询口腔科一年的门诊量,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采用工时测定法测定口腔科平均服务时间,得出医生接诊和患者就医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排队论建立M/M/C排队论模型,对口腔科门诊排队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模拟研究,在满足医生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的前提下,通过对配置不同数量出诊医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出诊医生配置数量。 结果(:1)口腔科门诊医生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性别:男性43.48%,女性56.52%;年龄:30岁以下33.54%,31~40岁42.86%,41~50岁14.29%,51岁及以上9.31%;学历:博士14.91%,硕士45.34%,本科37.89%,其他1.86%;工作年限:10年以下62.72%,11~20年19.88%,21年~30年14.29%,31年及以上3.11%;职称:正高级职称6.83%,副高级职称13.04%,中级职称38.51%,初级职称41.62%;工作性质:编制50.93%,聘用49.07%。(2)口腔科门诊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性别:男性45.48%,女性54.52%;年龄:20岁及以下7.58%,21~30岁30.32%,31~40岁21.28%,41~50岁13.12%,51岁及以上27.70%;学历:高中及以下35.95%,大专及大学58.02%,硕士及以上16.03%;费别:自费21.28%,公费23.91%,医保54.81%;就诊原因:常规检查8.75%,不适感54.23%,影响进食27.11%,美观考虑9.91%;31.49%的患者认为接诊医生的学历和职称很重要,68.51%的患者更看重医生是否认真负责;6.12%的患者希望是男医生接诊,10.21%的患者希望女医生接诊,83.67%患者未对接诊医生的性别提出要求;93.88%的患者认为处理前的解释工作很重要,92.42%的患者认为医生对病历的记录很重要。(3)口腔科门诊医生工作强度和患者候诊时间调查结果:3.73%的医生对工作强度表示非常满意,12.42%的医生表示满意,26.09%的医生表示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占45.96%和11.80%,其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为0.88±0.11;6.71%的患者对候诊时间表示非常满意,23.91%的患者表示满意,认为一般的占29.74%,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占33.81%和5.83%,其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为27.67±11.16min。(4)口腔科门诊医生配置结果:医生接诊一位患者的平均服务时间为31.76±9.53min,医生平均服务率为1.42,在满足医生工作强度不超过0.88,患者候诊时间不超过27.67min的前提下,根据排队论软件计算的八所医院口腔科门诊建议配置的情况如下:A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23名和19名医生出诊;B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32名和26名医生出诊;C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40名和34名医生出诊;D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27名和23名医生出诊;E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14名和12名医生出诊;F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19名和13名医生出诊;G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14名和10名医生出诊;H院上下午需分别安排20名和17名医生出诊。 结论:医院口腔科医生的人员配置结构整体较为合理,但医生工作强度满意度和患者候诊时间满意度较低,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并调整医生的工作强度,,采取针对措施进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运用排队论模型,以医生能接受的最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最长候诊时间为衡量指标,方法简单可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医院的具体实际,可为口腔科门诊出诊医生的配置数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门诊管理者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状研究 工作强度 候诊时间 排队论 医生配置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7
  • 1 研究背景12-13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4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4 概念界定15-16
  • 5 研究技术路线16-17
  • 第一部分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生和患者的现状调查17-29
  • 1 引言17
  • 2 资料与方法17-19
  • 2.1 一般资料17-18
  • 2.2 研究方法18-19
  • 2.3 数据分析19
  • 3. 结果19-25
  • 3.1 口腔科医生的调查结果19-22
  • 3.2 口腔科患者调查结果22-25
  • 4 讨论25-29
  • 4.1 口腔科门诊医生调查结果分析25-26
  • 4.2 口腔科门诊患者调查结果分析26-28
  • 4.3 医生工作强度和患者候诊时间的量化,为口腔科门诊医生配置提供依据28-29
  • 第二部分 基于排队论模型的口腔科门诊医生配置研究29-40
  • 1 引言29-32
  • 1.1 排队论的定义30
  • 1.2 口腔科门诊排队系统的描述和组成30-32
  • 1.3 排队论软件32
  • 2 资料与方法32-34
  • 2.1 一般资料32-33
  • 2.2 研究方法33-34
  • 3 结果34-37
  • 3.1 患者的平均到达率34-35
  • 3.2 平均服务时间35
  • 3.3 平均服务率35
  • 3.4 D 院的配置结果35-36
  • 3.5 所有医院配置结果36-37
  • 4 讨论37-40
  • 4.1 各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生配置分析37-38
  • 4.2 应用排队论模型的实际意义38-40
  • 小结40-42
  • 1 研究结果40-41
  • 1.1 口腔科门诊出诊医生调查结果40
  • 1.2 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调查结果40-41
  • 1.3 口腔科门诊医生配置结果41
  • 2 结论41-42
  • 3 研究创新点42
  •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2
  • 4.1 不足之处42
  • 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2
  • 参考文献42-46
  • 附录46-48
  • 附录1 XX 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生调查问卷46-47
  • 附录2 XX 医院口腔科门诊患者调查问卷47-48
  • 个人简历48-50
  • 致谢50-51
  • 综述 排队论模型在我国医院门诊卫生资源配置上的研究进展51-57
  • 参考文献56-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良莺;美国卫生人力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89年02期

2 刘冰;王保郧;卢祖洵;;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司徒琦芬;周薇;陈红;张薇薇;倪德敏;;口腔门诊医护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管理[J];广东牙病防治;2013年08期

4 王桂玲;李晓华;杜益平;;提高门诊患者满意率的做法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7年03期

5 于弘;陶学强;伍瑞昌;;基于排队论的某区域内医院MRI配置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05期

6 刘志敏;曹秀堂;;医院多服务台时两种等待队列的性能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7 吕秀兰;;浅析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2期

8 陈帅;刘玉秀;杨国斌;胡新勇;;加强感知服务质量管理 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8期

9 陈云;李平;高强;;排队论模型在采血室护理人员配置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年07期

10 高强;李平;陈云;欧文斌;叶苓;张烨涵;;排队论模型在北京8所三级甲等医院采血室护理人员配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年21期


  本文关键词:八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口腔科门诊医生的现状调查及配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58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