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肠造口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20:24
【摘要】:肠造口患者因为排便出口从会阴部移至腹部,自身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一种被他人歧视、排斥的负性经历,同时粪便令人产生厌恶、恶心等负性情绪,患者将这些负性经历和情绪整合内化,在内心形成一种耻辱感或异于他人感,病耻感的形成导致患者自尊下降、社交困难。病耻感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存在于多种疾病之中,国内外针对病耻感已展开了较广泛的研究,但关于肠造口病耻感的干预相关研究较少,利用微信教育手段进行肠造口病耻感干预的研究目前尚未查阅到相关报道。目的了解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水平,分析影响病耻感的因素,探讨微信教育对病耻感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肠造口病耻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1.肠造口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对符合病耻感调查纳入标准的200例肠造口患者进行病耻感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病耻感水平、社会心理适应水平。评估工具有一般资料调查表、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2.肠造口病耻感干预研究: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将100例处于中重度病耻感水平的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人进行干预研究。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信教育干预。干预前和干预第12周末分别应用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量表评价患者的病耻感水平、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并进行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及干预组自身前后比较,探讨微信教育的干预效果。3.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完成病耻感调查并回收的有效问卷178份,有效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9%。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总分为55.60±9.12分,处于中重度病耻感水平;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总分为51.23±12.36分,处于中等适应水平;肠造口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与其病耻感水平呈负相关(r=-0.522)。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自理程度、造口接受程度和造口并发症4个变量是影响病耻感的因素。3.完成病耻感干预的肠造口患者共90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干预前病耻感得分:对照组vs.干预组=53.62±9.47分vs.54.70±9.45分,p=0.0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第12周末病耻感得分:对照组vs.干预组=50.16±9.24分vs.35.61±3.21分,p=0.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病耻感水平干预前明显高于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1.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处于中重度水平。2.年龄、自理程度、造口接受程度和造口并发症是影响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的主要因素。青年患者,自理程度和造口接受度差,有造口并发症的患者,病耻感水平更高。3.微信教育干预能提高患者造口护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473.6
【图文】:

技术路线图,患者,纸质,量表


18图 3-1 技术路线图Fig.3-1 Technology roadmap收集与分析收集感调查阶段,由研究者本人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后,向患向患者发放纸质版一般资料调查表、修正版社会影响量表和中心理适应量表。所有问卷由患者自行填写,研究者当场回收。过“问卷星”软件将纸质版调查问卷制作成电子版调查问卷,分第 12 周末,经微信教育群发布后,对患者进行病耻感水平和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芳芳;于卫华;王胜琴;;肠造口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02期

2 徐芳芳;于卫华;;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年02期

3 吴燕;虞正红;徐建鸣;;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5年02期

4 钟夏莲;张映平;陈爱军;;微信教育和电话随访对降低产褥期产妇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4年05期

5 王伟;吴燕燕;;微信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年05期

6 尹慧芳;徐广明;杨桂伏;田红军;;贬低-歧视感知量表中文版测评社区人群病耻感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01期

7 吴臣;刘妍;王克芳;;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应用于女性尿失禁病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2年28期

8 管晓萌;孙涛;杨华;刘静;王克芳;;社会影响量表中文版应用于尿失禁患者羞耻感的信效度测量[J];护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9 张俊娥;黄金月;尤黎明;郑美春;李琼;张冰燕;黄漫蓉;叶新梅;梁明娟;刘金玲;;电话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12期

10 许勤;程芳;戴晓冬;杨宁t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晏晓颖;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管晓萌;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病耻感及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杨秀秀;西安市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王莉;心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效果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徐晖;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及其与服药依从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2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782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