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莱芜市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研究莱芜地区产妇产后的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针对该影响因素为产妇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莱芜市妇幼保健院的200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在她们产后一周和产后42天分别做《自编产妇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和《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并在产后42天填写问卷完成后选取其中一部分产妇进行电话访谈,针对情况较为严重的产妇进行个案分析。运用Excel进行初步的数据录入和整理,用SPSS16.0进行描述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结果: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达到97.5%。产后一周的产妇的焦虑因子(5.42±2.6)、内向性激惹(2.48±2.04)、外向性激惹(2.57±1.83)均处于正常水平,抑郁情绪(5.26±2.11)处于边缘状态;而在产后42天内向性激惹(3.61±1.98)、外向性激惹(3.16±1.99)都较产后一周有很明显的负性反应趋势,但仍处于正常的变动范围内,而焦虑因子(6.11±2.08)已由正常范围恶化到边缘范围,抑郁情绪(5.58±2.19)情况变坏且依然属于边缘状态。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四个因子前后两次的得分差异均非常显著,产妇在产后42天的情绪状况整体上要比产后一周差。对产后一周和产后42天情绪均有影响的有产妇职业、母乳情况、分娩方式、住房面积和环境、产前健康、待产准备、对家人的依赖、与婆家关系、家人支持以及产妇对支持满意度等;仅影响产妇产后一周情绪的因素是分娩知识等;仅影响产妇产后42天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孕产史、是否流产、婆婆对孩子性别的期盼等;而家庭经济状况、产妇和丈夫文化程度、丈夫职业、户籍、孩子健康状况、孩子性别、丈夫对孩子性别的期盼、与娘家关系等对产妇情绪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访谈支持了数据结果,还发现家人支持是影响产妇情绪的主要因素。个案分析验证了家人支持和自我支持的重要性。结论:该地区产妇有其特定的区域性特点,产后一周整体情绪好于产后42天,抑郁情绪最为严重,家人支持和自我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应该密切关注产妇情绪状况,调动家庭资源和自我支持的力量共同护理产妇产后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产妇情绪 影响因素 家庭支持 自我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7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产妇产后情绪特点及其危害9-10
- 1.2.1 产后不良情绪的类别及其特点9-10
- 1.2.2 产后不良情绪的危害10
- 1.3 孕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水平10-11
- 1.4 影响因素11-12
- 1.4.1 生理因素11
- 1.4.2 心理因素11-12
- 1.4.3 社会因素12
- 1.5 干预措施12
- 1.6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意义12-14
- 1.6.1 研究内容12-13
- 1.6.2 理论和应用意义13-14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7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14
- 2.2 研究工具14-15
- 2.3 研究过程15-16
- 2.3.1 收集问卷15
- 2.3.2 产后访谈15-16
- 2.3.3 个案分析16
-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16-17
- 第三章 结果17-38
- 3.1 产妇一般资料17-18
- 3.2 产妇产后情绪状况18-20
- 3.3 产妇不良情绪影响因素20-30
- 3.3.1 抑郁情绪影响因素22-24
- 3.3.2 焦虑影响因素24-26
- 3.3.3 内向性激惹情绪影响因素26-28
- 3.3.4 外向性激惹情绪影响因素28-30
- 3.4 访谈记录30-38
- 3.4.1 参加访谈的产妇情况30-31
- 3.4.2 访谈结果31-34
- 3.4.3 个案分析34-38
- 第四章 讨论38-48
- 4.1 着力关注该地区产妇表现出的特有现象38-39
- 4.2 总体上产妇产后42天情绪有加重现象39
- 4.3 特别注重影响产妇情绪的社会因素39-43
- 4.3.1 注重影响产妇不同情绪的共性因素39-43
- 4.3.2 重视影响产妇不同情绪的特质因素43
- 4.4 产后一周和产后42天产妇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同43-44
- 4.5 家人支持是影响产妇情绪的主要因素44-46
- 4.5.1 大多数产妇希望生二胎但“重男轻女”现象存在44
- 4.5.2 护士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妇产后情绪44-45
- 4.5.3 产妇与丈夫、婆婆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她们情绪的主要因素45-46
- 4.6 个案干预需要因人而异46-47
- 4.7 研究不足与展望47-48
- 第五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一 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53-54
- 附录二 自编产妇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54-56
- 附录三 访谈提纲56-5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慧英,姚雪英;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J];浙江预防医学;2004年07期
2 邱瑾婷;;待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03期
3 玄吉龙;南云哲;;朝族与汉族待产妇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21期
4 陆旭;;产妇围分娩期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符进;时利群;;产褥期产妇不良心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08年08期
6 林景志;;待产妇的心理及其护理[J];工企医刊;2008年02期
7 王婉婷;;待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9期
8 竺建辉;;难产产妇及其家属心理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09年06期
9 黄瑛;;分娩产妇的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7期
10 张红梅;杨秋云;;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君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祁楠;;心理干预对伴有抑郁症状产妇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肖慧;;心理护理与非语言沟通在产妇分娩期的应用及护理[A];全国第13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夏凌霞;;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6 江桂英;王安荣;;运用家属学校模式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舒德喜;揭兴钰;;剖宫产产妇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A];全国第十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6年
8 李少平;;心理干预对分娩效果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暨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暨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黄彩云;;急诊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10 史小娟;;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A];2012年河南省现代手术室护理安全暨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纳;医院及助产士遭索赔27万[N];广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璐;莱芜市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祁娜;产妇产后恢复与膳食结构相关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3 曾芳芳;某市公立医院产妇分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4 孙亚山;坐月子,“做身体”:产后经验、母职叙事与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15年
5 潘红静;产后瑜伽操的创编及其对产妇形态机能恢复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李玉红;产褥期产妇及其配偶的抑郁现况调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7 白晓慧;早产产妇产褥期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佩;椎管内阻滞后产妇神经损伤的相关原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龙素琼;云南陆良农村妇女产后保健需求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运宏;心理咨询对剖宫产产妇焦虑、镇痛及泌乳素影响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莱芜市产妇产后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289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