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2-01-10 17:07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恢复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成功行断指再植术的25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TAM分为TAM>220°组117例、TAM 200~220°组94例、TAM<200°组39例,对影响病人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离断平面、损伤机制、关节面损伤、肌腱粘连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保存方式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年龄、离断平面、损伤机制、关节面损伤、肌腱粘连是病人断指再植术后手指TAM恢复的影响因素。 

【文章来源】:护理研究. 2020,34(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手术方法
        1.1.3 分组方法
    1.2 调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断指再植术后病人TAM差异性恢复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2.2 断指再植术后TAM差异性恢复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年龄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的影响
    3.2 保存方式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的影响
    3.3 离断平面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的影响
    3.4 损伤机制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的影响
    3.5 关节面损伤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的影响
    3.6 肌腱粘连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TAM恢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断臂再植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 曾蕾,柳晨,王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10)
[2]手外伤术后手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 杨澔侠,王骏,俞君,芮永军.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6 (04)
[3]适度按需活动对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的影响[J]. 郑喜灿,周明武,伏航江,张迅,李扬,司亚丽,赵霞,段晶晶,赵双彦.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6 (01)
[4]经关节离断保留关节的断指再植术[J]. 宋付芳,王文刚,陈伟练.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5 (03)
[5]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掌指骨骨折术后手指功能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 王思成,方阳,何国云,杨国庆,张友忠,何金国.  临床骨科杂志. 2015(02)
[6]围术期康复护理对断指再植术的疗效观察[J]. 黄盈盈.  中国康复. 2014(01)
[7]保留关节的手指近指间关节撕脱性离断再植[J]. 钱俊,张全荣,芮永军,薛明宇,吴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4 (01)
[8]不同年龄与不同位置下进行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研究[J]. 张安静,李放,刘裕,陈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01)
[9]我国的工伤康复现状[J]. 李红玲,周顺林,胡秋生.  中国康复. 2012(01)
[10]手部关节损伤治疗方案的若干问题探讨[J]. 方光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2 (01)



本文编号:3581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3581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