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截排减压抗浮概念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地下结构截排减压抗浮概念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工程 地下结构 抗浮 排水减压 渗流 减压井
【摘要】:随着地下空间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大的地下结构体量给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带来严重的挑战。常规的以"抗"为主的采用抗拔桩(锚杆)抗浮方法往往导致经济和时间成本的大幅增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一种以"截排"为主的地下室抗浮方法。方法的核心在于2点:一是"截",通过地下室周边的止水帷幕进行截水,减少基坑的涌水量,从根本上减少排水对周边的环境的影响;二是"排",通过在地下结构底板下设置敞口式大直径无砂混凝土减压井排水,降低水头,减小作用在结构底板上水荷载。截排联合,可控制排水带来的环境影响,增加排水减压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敞口式大直径无砂混凝土减压井组成的减压系统不易淤堵、可维修,保证减压系统长期有效运行。敞口开放式的设计也使得减压系统具有应急功能,确保地下室安全。最后指出,地层中存在一定厚度的强透水对截排减压抗浮是有利条件,在此种地层条件下,截排减压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可优先考虑使用其进行抗浮。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下结构 抗浮 排水减压 渗流 减压井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Z0150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2M024)~~
【分类号】:TU943
【正文快照】: 1引言当前地下结构抗浮措施主要采用抗拔桩或抗浮锚杆,利用它们提供的拉力抵抗作用在结构底板上的水荷载。水荷载一般取地表高程或历史最高水位进行计算。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兴建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以及地铁、地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卫星;景诗庭;;水位回升对浅埋地下结构的影响及对策[J];地下水;1992年04期
2 胡振瀛,刘洁;地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地下空间;1998年03期
3 张玉辉 ,刘万涛;地下结构防水渗漏问题的探讨[J];水利天地;2001年05期
4 娄奕红,刘喜元,彭俊生;地下结构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的计算分析[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3期
5 洪兵;;简述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J];民防苑;2005年05期
6 毛建政;地下结构渗漏治理施工方法初探[J];安徽建筑;2005年01期
7 王海波,解国梁,杨光,汪志强;一个地下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杜义欣;刘晶波;伍俊;杜修力;;常规爆炸下地下结构的冲击震动环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晶波;李彬;;地铁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10 郜东明;谭跃虎;马伟江;;地下结构的抗浮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拴成;陈拓其;;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评价[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刘志贵;万仁辉;;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刘志贵;;与地下结构抗震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地下结构》一书“前言”的有关部分(摘引)[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5 刘晶波;闰秋实;杜义欣;伍俊;;地铁地下结构内爆炸动力反应问题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马民杰;李慧剑;张蔚;;地下结构破坏影响因素分析及数值模拟[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宋二祥;;地下结构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王明年;关宝树;;高烈度地震区地下结构减震原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9 袁勇;;地下结构高性能计算的挑战[A];首届工程设计高性能计算(HPC)技术应用论坛报告集[C];2007年
10 戚承志;陈灿寿;陈剑杰;钱七虎;王明洋;;长形大截面地下结构的横向自由振动方程[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宇鑫 实习生 李山;紧邻楼房施工须有安全保证[N];北京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东良;孔隙含水岩石中地下结构的水力荷载[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覃亚伟;大型地下结构泄排水减压抗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剑晨;城市暗挖隧道穿越既有地下结构的力学响应及其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何涛;地下结构随机荷载反演与可靠性分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文晖;地下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及性能指标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孙海峰;地下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庄海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8 王璐;地下建筑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赵冬冬;城市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13年
10 孙超;地铁地下结构抗震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健;可液化场地土与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张茜;地面爆炸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D];长安大学;2015年
3 尹恒;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中反应加速度分析方法的优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繁;地震作用下地铁地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及软件二次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建毅;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8年
6 高海;地下水对某已建地下结构的浮起作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建文;多因素致某地下结构破坏成因的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1年
8 戴皓华;人防地下结构抗震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欧阳燕青;直下型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张国才;坡地地下结构浮力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0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3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