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发布时间:2017-11-09 14:26

  本文关键词:“景村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景村融合” 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


【摘要】: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是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福清市东壁岛山利村基于"景村融合"的发展理念,从强化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主题形象、创新旅游产品和完善服务配套五大路径进行村域综合规划整治、复合型旅游开发及乡村文化品牌塑造,从而推进"忘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MZ011) 广西民族旅游研究中心重点课题(MZLY02)
【分类号】:TU982.29
【正文快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MZ011)、广西民族旅游研究中心重点课题(MZLY02)樊亚明,博士,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广西旅游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刘慧,硕士,工程师,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讲师。0引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勾画的“建设美丽中国、打造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中,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淑媛;张远环;朱纯;;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措施[J];广东园林;2014年03期

2 张宇翔;;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年07期

3 陶一舟;金敏丽;;“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特色营造探索——以浙江省临安市指南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3年11期

4 施鸿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探索——以南宁市西乡塘区路西村老直坡为例[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年05期

5 黄杉;武前波;潘聪林;;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年05期

6 蒋文权;陆金夹;罗赞红;阮奇峰;;农旅互动·特色营村——以慈溪市崇胜特色村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3年S2期

7 熊泽群;边经卫;张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特色塑造浅析——以滨海渔村为例[J];福建建筑;2014年01期

8 王艺瑾;吴剑;;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美丽村庄规划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4年07期

9 严炎锋;;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美丽的乡村[J];现代园艺;201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顾永惠;李氏权;;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永兴县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2 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张雪莲;;从美丽乡村建设看传统人居哲学的现实意义[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钟福;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陈善鹤;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模式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方青;后枫村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4 禹杰;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5 崔花蕾;“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许增谋;广东增城霞迳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年

7 赵砚飞;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雷泉明;三明市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9 李灿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方西;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2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1162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c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